TXT下书>言情总裁>残阳帝国>942 程大洋的计策

广播进行了几十遍,日本潜艇潜入水中。他们将潜航一段时间,避开岸基飞机的第一遍搜索。入夜后再浮出水面,在几十公里距离上观察旧金山的破坏情况。然后北上,沿着俄勒冈和华盛顿州的海岸,利用广播,做日本国威的宣讲。

不知出于什么心态,自称比东条更务实更谨慎的近卫内阁,更加寄希望于美国人会屈服。

近卫文磨将春日丸看做上天的礼物,他和整个战时内阁的成员,都偏执地认为,既然上天降下*这样的神器,日本在本时空的宿命中,就没有理由会输掉战争,只是过程势必会十分曲折,这是上天考验的一部分。

近卫在小圈子里,一直兜售自己的观点:历史必将走向一个归宿,而万众归心的日本式君主体制才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实际上,东条只是统制派军阀,好战、贪权却又对政治了解肤浅,近卫文磨才是大政翼赞会的起人,他从历史终结的高度,肯定日本的这套开明君主制的法西斯政体。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虽屡遭挫折,但是却百折不回地前进。

缺乏等级,没大没小的西方制度,显然是走不通的;穷人推翻富人的苏联制度,更是日本人需要警惕的。希特勒的法西斯制度,各方面还行,但是缺陷在于,希特勒出身卑微,无法称帝。总之,唯有万世一系的天皇和忠心不二的日本臣民是天选的世界统治者。

躲在水底的这段时间,伊24号并不知道美国人民的态度,按说广播过去七八个小时,应该会有第一波反应。

艇长鹤田真武,很想第一时间收集到美国人的回应,想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害怕了,当然他的另一项任务,是拍摄旧金山的攻击后情况。

浮出水面后,潜艇以1o节的水面航,靠近旧金山港。隔着几十公里,就可以看到充天的火焰。港口设施以及城市内的高楼大厦仍然在燃烧中。潜艇不时撞到残破的船只碎片,整个金门海峡外,已经被被小型船只的木质碎片塞满。远远观察,可以看到一两艘港口消防艇在来回穿梭,用水炮扑灭仍然在起火的船只。看起来,并没有杀死港口内所有人。

侦听组的成员正在试图收听美国广播,但是往日繁忙的近岸无线电通讯,归于沉寂。无法收到电报或者电台广播节目。似乎核弹攻击,也有破坏电台的作用?

日本人对这核弹的破坏理论,还不甚了了,最近的一次核弹电磁脉冲,所造成的破坏数据收集,还是在越南湄公河一带进行的,为此炸死了几千名台湾兵;当然伊24离开时,那颗核弹还未爆炸,并不掌握一手资料。目前,只知道对通讯有破坏作用。伊24潜艇本身的全封闭状态(天线未连接),使得它在核弹攻击时,处于电磁信号屏蔽状态,为遭受到电磁脉冲破坏。

鹤田不由得担心,下午的广播,可能并没有被美国人老百姓收到?因为他们的收音机可能已经被破坏了?也许美**方也没有收到?躲在海底的几个小时,他就没有现有美国海军舰只靠近,也许美国已经成为完全失聪的国度?他决心冒险继续播放同几十遍广播,势必要将真相传播出去。

远在东海的419倒是第一时间收到了鹤田的广播。日本潜艇使用了过十个波段,同时广播,其中一些波段通过电离层的反射,传输到了太平洋另一端。当然核弹爆炸造成的电磁信号紊乱,419也第一时间探测到了,由此判断日本人攻击了美国本土。另外,盟军的往来通讯从未中断。美国西海岸当然不可能因为一次微不足道的*攻击,就陷入沉寂,那只是日本潜艇本身的设备不够灵敏造成的。

根据美方信息罗斯福已经从中部的底特律赶回华盛顿,将要表一次全国性广播,他必须得快,因为谣言正在迅蔓延。有传闻,日本军队已经在西海岸登6的,或者日本人级武器的;也有说,日本人在旧金山扔下一个可怕武器,这个武器爆炸时,出过1o亿度高温,在地面融化出一个通向地狱的大洞。

美国确实隐瞒了在印尼的第一次核攻击,但是传言通过士兵的家信传到了本土,*总是容易导致这些支离破碎的消息加传播。不过总体上,日本政府期待的美国人民信念崩溃没有生,相反的,美国人正在惶恐中,集聚愤怒。他们正在等着他们的总统出新的号召。将怒火宣泄向敌人。

褚亭长得到消息时间稍晚,他由秦小苏接到419整理的情报后才获悉,但是肯定比史迪威要早。他赶紧利用刚铺设的电话线,给尚在缅北指挥部的史迪威打去电话,装作未卜先知。

史迪威正在为越南爆炸的第二颗核弹头大,正召集众将领研究对策,预计日本人会接二连三地使用这种武器。他担心下一次攻击,会在马来半岛。因为南方军部队被陶明章堵住,无法南下。

褚亭长的电话打到隔壁值班室,他告诉史迪威,自己刚才突然晕厥心慌,原力平衡失控,他估计,就在刚才,日本人再次使用了威力强大的新式*。

史迪威表示,自己尚未收到本战区的报告,也未收到澳洲的遭遇打击的报告。褚亭长表示,攻击未必在太平洋战场,也许会是美国本土。史迪威对这一判断不置可否。褚亭长料事必中的信用,足够让史他倒吸一口冷气。

此时,胡志明的部队已经脱离了褚亭长的控制,自行南下试图攻占西贡。褚亭长不敢攻击港口城市,担心敌人使用核弹,但是越盟的小股部队进攻倒是恰到好处。显然,


状态提示:942 程大洋的计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