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勋阳布衣>第一百章 马家红烧肉
姜兰裹得跟球一样,拎着几包从大相国寺后厨换来的点心上门做客,刘素素和马如兰拉着她吃新鲜的炭炉铁板烤肉。

自从小姜兰出现之后,刘素素一有空就跑去普静庵,李响表示很受伤。还有更受伤的,每次小姜兰到马家,马朝北就被马如兰扔给他爷爷奶奶,但马朝北老想在小姜兰面前献殷勤,小姜兰总是不理他。

姜兰退烧之后,又在普静庵中的卧房待了好几天,姜芝才允许她到马家玩耍。表面上看还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姜兰,但小姜兰不喜欢别人抱了,只给最亲近的姐姐和婶娘抱。

姜芝带上给马如兰和刘素素的点心,然后在几个学武沙弥的保护下来到马家。几个沙弥当然是被招待吃肉,这些小和尚装模作样地喊个佛号,便流着口水直奔厨房。小姜兰直接被拉到内室,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十七岁的大姑娘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娃围在炭炉边吃烤肉。

小姜兰创新性地把红烧肉放到铁板上热,还用筷子压着肉肉,听着“滋滋滋”的声音,看着肉块颤抖中流出油水,然后突然拿起来咬一口。烫得直哈气,小姜兰又把肉块放下,然后张嘴吃下刘素素递过去的蔬菜,这个时候汴京的新鲜蔬菜已经不便宜,等到冬日更会贵到天上。

马如兰宠溺地摸摸姜兰的小辫子,“你姜芝姐姐带着小三百人回来,怎么养活自己?要是缺钱就说一声,告诉你姐姐不要逞强……”

小姜兰鼓着腮帮,急忙摇头,“谢谢大娘,姜芝姐姐很会赚钱的哦。”姜兰说完还扬起小脑袋,眼睛里全是小钱钱,一脸骄傲的样子。

刘素素好奇了,“这么厉害?那小姜兰说说,姜芝姐姐是怎么挣钱的?”

小姜兰把肉片儿咽下去,比划着油腻的小手,“就是有些坐着大马车的阿姨和奶奶过来吃斋,姜芝姐姐亲自下厨,还念经给她们听,然后穿得很漂亮的阿姨、奶奶和姐姐出门时,会留下好多东西。”

看马如兰和刘素素一脸的不可思议,小姜兰更得意了,掰着手指开始数,“有好吃的,有好看的布,有铜钱,还有金叶子呢……可姜芝姐姐每次只收一点,剩下的都交给城外的庵堂了。”

马如兰对那个邪门的姜芝有了好感,懂进退就很难得,难怪成为孩子头。

刘素素想到了什么,“那些小沙弥呢?也是你姜芝姐姐养活?”

想到了,姜兰的小脸儿有点兴奋,“长得好看的哥哥出去给人念经,壮壮的哥哥成了武僧,还有一些哥哥在后院干活……就在学武,还老是晚上敲门,跟姜兰要肉吃呢,不羞……”说完还吐吐舌头,然后喝口蜜糖水,眼睛弯成月牙儿。

刘素素目瞪口呆,这大相国寺还真是了不得,这么快就吸收了一百多小沙弥?马如兰听说过胖成圆球的圆光大师的一些传闻,对此见怪不怪。

吃饱喝足的小和尚打着佛号出门,一个高大的沙弥把小姜兰抱起来,用自己的袍子把小不点儿遮得严严实实。小姜兰探出半个小脑袋,向刘素素和马如兰挥动衣袖告别,还打了个饱嗝儿。

几天后,马如兰找到正在书房读信的李响,“二弟,咱家的肉铺真要定在武记烧饼和李家汤饭的中间?都是可以带走的吃食,会不会影响人家的生意?”

李响请姐姐坐下,“兰姐,这件事我仔细考虑过。首先是烧饼店和汤饭店中间的小酒馆要搬走,留下的店面正好合适。那个地方看起来是荒凉的小角落,可咱们将来的主要食客,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家,很多人进出汴京都要从附近过,这便是最大的好处。”

“最后是冲突的问题。兰姐肯定是怕咱们的红烧肉挤走那两家,让那两家人衣食无着吧?”

见自己的大姐不好意思地点头,李响佩服姐姐纯良的同时,又有些怀念另一个时空的母亲。李响仔细解释道:“姐姐不妨换个角度,商铺集中到一起并不仅仅是争斗,咱们的马家红烧肉和两家小店为何不能相辅相成呢?姐姐应该也注意到了,红烧肉包到烧饼里,或是配上米饭才最香。对了,小姜兰便最喜欢咬一口肉塞一嘴米饭。”

马如兰和李响同时想到了贪吃的小姜兰,几天没见也不知小姜兰在干嘛。李响把炭炉上的灰轻轻扫走,看着碎掉的炭球皱了皱眉,然后继续道:“那两家的烧饼和汤饭我都尝过,味道不错,可惜他们没有把地段儿充分利用起来,也是他们提供的饭食没有特色,家里都可以快速做出来的东西毕竟没有竞争力。”

“更难得的是,那两家都是扎根汴京的老实人家,祖祖辈辈守着小店,不会有太多灶里灶外的麻烦。”

“所以咱家的烧肉店只做好红烧肉这一道菜,烧饼和汤饭从这两家取,价钱可以给得高一点,姐姐觉得如何……客人不管是在堂吃还是选择带肉回家,总不能干吃,得配上点儿什么吧?烧饼抗饥,汤饭解腻,外加几样配菜腌菜,那两家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马如兰听完弟弟的计划后很高兴,她一直担心威胁到别人家的生计,听李响这么一说才放心。马如兰早年吃过很多苦,丈夫阵亡后她见惯了世态炎凉,坚强地挺了过来,总不会接受自己变成那种人。也是为康复的马朝北积德吧,马如兰经常这么想。

马如兰不好意思接受张清平等人的超高束胥,何况能教的也差不多了,一些做不动的相扑姐妹也托马如兰找活计,李响只好为自家姐姐找条挣钱的路子。


状态提示:第一百章 马家红烧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