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一口锅做口水鸡最重要的调味,红油辣椒面。加了香料的油烧热,再将热油倒入装有辣椒面和白芝麻的大碗中,用筷子趁热轻轻搅拌均匀。不多久,辣椒面沉淀,红油浮出,上面飘着一层白白的芝麻,一同倒入玻璃罐中密封。
冷透的鸡肉切块,三勺红油辣椒加盐、生抽调味,和姜蓉一起搅拌均匀做成酱汁,淋在鸡肉块上,放上碾碎的熟花生和香菜叶,这道菜就完成了,吃起来微麻微辣,肉质多汁肥嫩,极为开胃。
隔壁的二爷爷拿了林见深一个西瓜,中午就派孙子送了两大块豆腐过来作为回礼。农村人最为质朴,拿了别人一分,就恨不得还上十分。
豆腐得趁鲜吃,正巧夏语冰看了奶奶的日记,对上面的海米煎豆腐十分有兴趣,就照着日记本上的菜谱复制。
豆腐切片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加葱段、海米和鸡汤一同闷煮十五分钟,直至鸡汤的醇厚和海米的鲜一同渗入豆腐中,再加稍许盐、生抽调味,勾芡收汁盛出。
夏语冰整理好料理台,将煎豆腐和口水鸡一同端出厨房,颇为期待地对林见深说:“哥,你尝尝这个豆腐!我照着外婆的菜谱做的,不知道正不正宗。”
林见深刚给菜园浇过水回来,鼻尖有晶莹的汗水滴落,闻言他洗干净手,接过夏语冰递来的筷子夹了一块豆腐送入嘴中。
接着,他皱了皱眉,伸手捂住嘴巴,一副想吐又不能吐的模样。
夏语冰紧张得不行,忐忑地问:“怎么?很难吃吗?”
“不是……烫。”片刻,适应过来的林见深将豆腐嚼碎咽下,眉头舒展,微微点头说,“和婆婆做的一样好吃。”
夏语冰如释重负,仿佛得到了莫大的奖赏。
林见深一顿,说:“那您得去问她。”
二爷爷用拐杖戳了戳三爷爷,打趣道:“肯定是有的啦,秀英这外孙女又漂亮家境又好,还是名牌大学毕业哩,追她的人怕要排到翡翠镇上去喽。”
三爷爷不服:“有对象了,怎么还会跑到我们这鸟不拉屎的乡下来嘛。深伢子,我看你们郎才女貌的挺合适,要是秀英外孙女还没得对象,你可要抓紧啦。”
两位老大爷小孩儿似的斗嘴,又将话题引到林见深身上,乡下老人缺乏娱乐,最热心的事也不过是嘴巴上撮合撮合年轻后生们。
林见深只是好脾气地笑笑:“您二位坐着歇会儿,我给您摘两个瓜回去吃。”
两位老人不好意思地拿了瓜,直夸林见深懂事孝顺,就回去干活了。
网线牵进了夏语冰房通。夏语冰看到手机上满格的无线信号,像是涸泽之鱼跳进了绿洲水源里,头不疼眼不花了,连咳嗽都好了,再三感谢地送工人师傅们出门离去。
房里又清净了下来。
夏语冰送客回来,就看见林见深孤零零地站在四门大冰箱旁,望着厨房里全新的料理机、煎锅和搅拌器出神。阳光从厨房的玻璃窗外透进来,洒在料理台的薄荷蓝色的全套定制厨具上,与周围斑驳的老家具格格不入。
林见深穿着一身复古的亚麻色中式盘扣上衣,却不显得老气,额发垂在眉间,身姿挺拔,看上去干净而又清冷,如同一个误入红尘深处的修道之人。他对电子产品的入侵是十分抵抗,似乎这些俗物会侵蚀他的一身灵气。
不知为何,夏语冰竟觉得林见深的背影有些落寞,站在门口小心翼翼地唤了声:“哥?”
林见深回神,望向她。
夏语冰走过去打开冰箱,将先前买的雪碧和啤酒整齐地码放在冷藏处,试图找话题:“以后摘的新鲜蔬菜吃不完,都可以放在这里面保鲜,我特意挑了个大的冰箱,可以放很多的东西。”夏语冰灵机一动,笑着说:“我摘几个百香果,给你做饮料喝吧!”
林见深没回应,岔开话题道:“原本放在这里的小矮柜呢?”
夏语冰一怔,说:“在外婆房里。”
林见深点点头,转身去了外婆的房间。
夏语冰隔着门可以看到林见深蹲在卧房的木地板上,正小心地挪动矮柜,将它安放在那红漆高脚柜旁。他对这屋子的一切……不,应该是对灵溪村原生的一草一木都极富感情,好像在守护最后一方净土。
夏语冰的心情也有些莫名的低落,跑过去帮忙。柜子里塞满了许久不用的碗碟、蒸笼和竹刷,俩人将东西一一清出来摆放整齐,放不下的就转移到一旁的红漆高柜中。
转移东西时,夏语冰摸到了一只扁平的盒子,她想起来,这是前两天翻出来的外婆的日记。
这么珍贵的东西塞在杂物柜里的确可惜了,夏语冰跟林见深打了个招呼,便将外婆遗留下来的日记和老照片放到自己房里保存,也方便时常翻阅,了解外婆的过去。
日记本很厚,夹杂了不少老旧的照片,大多是外婆年轻时的黑白照。有她弯腰插秧的照片,写字的照片,种菜的照片,蒸煮的照片,或是在花田的照片……却极少有外公的照片,即便有,也多半是模糊到看不清脸庞容貌的那种。
其中有一张照片很熟悉,应该是抓拍,照片中的外婆扎着大辫子,穿着花衬衣,正低头擦着一只漆花的矮柜——正是因为冰箱的到来而被淘汰,搬进外婆卧房尘封起来的那一只。
旁边用娟秀的钢笔字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