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言情总裁>蛇精病男主爱上我>197、病例二:精神分裂(74)

“……”

在这个一面墙已经塌了小半的砖头小房间里,唯一的光源是后来白焰从大屋外面搬进来的,现在被放置在这个房间最中间的一个大功率的野营灯,白炽的灯光这当口将这个小房间之前的昏暗一扫而空,每个角角落落里都被照的白亮,也因此,这会儿已经被挪到角落里的那个大蛇人,以及无头瘦干尸体也被照的一清二楚,……这当口我坐在离那些尸骸最远的墙角落里,嘴里还在不停嚼着最后一块压缩饼干,继续听徐工讲着那些听起来很玄乎的,关于他研究的太古时期的‘非人类’,还有所谓的‘精神力’的话。

而且不光是我,似乎连白焰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徐工说出‘精神力’那个结论之后,我看见他的眼神似乎微微闪烁了下,像是想到了么,然后又了顿,白焰道:

“精神力么……徐工,你的意思就是说,当时上古时期的那些非人类,还有非人类和人类的混血儿,以及一部分的人类,都是依靠精神力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那你所谓的‘精神力’,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呢??”

“你可以理解成,当时的人们可以用‘意识’来决定‘物质’,换句话说,在当时的世界里,‘思维’是高于‘存在’的第一位,人们能用‘意识’的力量来产生‘物质’,……总之,那是一个唯心主义盛行的世界,跟我们现在时代主流的想法刚好相反”

这当口徐工用只戴了胶皮手套的手,拿着把小巧的手术刀,边从那死掉的大蛇人尸体上切割下一部分组织,放进一个密封的小塑料袋里,一边继续道:

“……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的话,那就是,当时的人们似乎天然的具有一种能力,能靠‘想象’来无中生有,产生出‘物质’,……一开始我因为一直以来的思维惯性,觉得这只是当时人们的臆想,但是后来在研究古代文献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些文章,确实提出了类似的思想,有的甚至有非常详尽的原理阐述。

“而那个原理具体来说,就是,当时的人们认为,‘思维’是一种能量,而‘物质’同样是一种能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管是‘思维’还是‘物质’,都是由一种最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而‘思维’这种能力,恰好能够改变这种基本粒子的排列形态,从而创造出新的物质,……这就是‘无中生有’的由来。”

“……你说的这个,不就是弦理论么。”

当徐工说完这通听上去有点玄乎的话后,这当口白焰却好像跟他的思维谜之对上了电波,于是立刻接口道:

“弦理论就认为,万事万物都有最小的组成单位,而那个最小单位是一条微小的不断振动着的弦,……之前人们认为最小的单位是某种粒子,但是随着一个经典实验,也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人们就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同一种物质,它能同时存在两种形态,即是粒子又是波,因此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就有人发展出了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不管是波还是粒子,其实都是弦的表现形式,就看你用什么角度去看了。”

“……用什么角度去看?”

听到这,我忍不住插话道。

“对,也就是观测角度决定了物质的形态,”

听到我的问话,这当口白焰转头看了我眼,又继续解释道:

“美女,我记得你好像大学专业学的生物工程吧?……那你应该学过高等物理吧,高等物理里涉及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一部分,其中就讲过‘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而这个实验的核心观点就是猫身上同时存在着活和死两个状态,它具体是活的还是死的,只有当观测者看到的那一刻,才能确定下来。”

“哦!这个我知道,杀猫狂人薛定谔!”

一听到这个,于是我连忙回答:

“这个实验简单来说,就是薛定谔假设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密闭的盒子里,这个盒子里有个粒子,随时会发生衰变,而一衰变,它就会放出剧毒毒气,把猫给毒死,但是问题是,这个粒子衰变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在没有打开盒子之前,谁也不知道猫是活的还是死的,……也因此,当没有人去观察这个盒子的时候,猫身上就同时存在‘生’和‘死’两种状态,只有当‘观测者’去看的时候,才能确定究竟是‘生’还是‘死’。”

“你说得没错,小姑娘,”

听我说完,徐工扶了扶眼镜道:

“整个量子理论,就是为了解释‘波粒二象性’这个现象而发展出来的,它提出粒子实际上同时存在‘波’和‘粒子’两个状态,你只有在看它的时候,才能确定它此刻是什么状态,……而弦理论则是为了解释,为什么粒子会同时存在‘波’和‘粒子’两个状态所提出的,因此它假设万事万物都是由‘弦’这个东西组成的,‘弦’自身是一条细线,但是同时又不断振动,振起来的时候看上去就像个球形,……至于到底是波浪还是粒子,就取决于你看它的角度了,……另外再提一句,多重宇宙这个概念也是基于这个理念提出来的。”

“……原来如此,……这个听起来有点绕。”

“其实不绕,庄周梦蝶这个故事听过么?……庄周他不能确定,自己究竟是人梦见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变成了人,所以在那个故事里,他既是人又是蝴蝶……,除非有在场的第三个人告诉他,他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人还是蝴蝶,……所谓


状态提示:197、病例二:精神分裂(7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