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帕洛会议的结果传到卢布林后,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王明远上将独自回到自己所居的屋子,翻看了很久他的笔记本。看了那段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记载他初次阅读“俄国战略”的文字,仍使他感到惊心动魄。其实,记述这件事的文字里,上面除了几个人名,其余都是莫名其妙的话语。即使这本被他严密保管的笔记本落在他人手里,也不会泄密,除了那几个众所周知的俄国人名外,完全看不出其他的东西。更何况,作为数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丢失私人笔记本的概率比火星撞地球高不了多少。
记笔记是王明远很久的习惯了,最早要追溯到跟随龙谦开创郑家庄根据地始。从那时起,王明远就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他认为重要的事项,笔记介于日记和心得之间,算是他独创的文体,而且只有他一个读者,从来不给他人看,包括他的妻子。
蒙山军建政后王明远长期执掌负责军政事务的国防部,受情报部门的启示,竟然创立了一套密语系统,起初是为了保密,因为国防部执掌全军铨叙大权,用密语记载重要的事项令为人谨慎的他更为放心。
王明远最初看到总统府送来的“俄国战略”文本时除了震惊之外,基本是不信的,尽管他从骨子里崇拜龙谦,视其为自己的导师。尽管在一些事情上未必对龙谦没有看法。但行动上却从未“背叛”过龙谦。对于出兵俄国,王明远其实是有不同意见的,他认为国家的实力尚不够与列强争雄世界。而且,出兵俄国实在看不出能捞到什么好处。没错,远东有着被俄国强占去的大片领土,包括海参崴那个常被龙谦提起的军港。在王明远看来,夺回那片土地意义并不大,俄国人需要太平洋的出海口,但中国不需要。与其打俄国的主意。还不如找理由收回被日本占领的旅顺港呢。夺回旅顺,就可以关上渤海湾的大门。使得渤海成为中国的内海,也基本消除了北京面临的国防压力。对于这一点,他跟方时俊有着完全一致的态度。山东战役后期,方时俊曾秘密向龙谦建议扩大对日战争。借机一举将日本彻底赶走。他是支持这个建议的。山东战役已经证明国防军是完全能够战胜日本陆军的。至于海上威胁,方时俊信誓旦旦地认为,即使日本将联合舰队全部压向中国,也不会有战败的危险。最多就是将上海、青岛、广州等城市打烂了而已。军工体系不依赖这几个城市,而且,以国防军陆海空的综合实力,日本海军也未必讨得了好。方时俊不是仅凭着二十来艘潜艇就搞得对手灰头土脸吗?日本人的军舰又不能开到陆地上来。何况,美英法俄等国未必允许日本彻底从海上封锁中国。
但龙谦否决了方时俊的提议,完全站在了司徒均一边了。讥笑方时俊还不能真正理解海洋战略。也不明白全球博弈的真谛。在中国海军不能与日本抗衡的现在,跟日本全面开战是愚蠢的。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国愿意看到中国彻底击败日本。山东战役已经取得了比预想还要好的结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要日本不对我们动手,我们绝不主动挑衅日本。旅顺港就让他们先占着吧,南满铁路就让他们先管着吧。如果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时间完全在我们一边,再过二十年。我们再讨论干掉日本吧。现在,我们要搭上欧战这班车。选对阵营,选择好参战的时机,用陆军和空军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开创一个新局面。
龙谦选择了协约国。不是将部队派到西欧直接帮英法打,而是将远征军派到了俄国。
援助俄国肯定要为国家捞取好处。跟随龙谦十几年,他完全明了龙谦隐藏着的勃勃雄心。龙谦多次讲过,要以一两代人的牺牲,为民族奠定强盛的基础。捞取好处莫过于占领土地了,可能东西伯利亚那片辽阔的土地下埋藏着无尽的宝藏,但那又有什么用呢?王明远已经不是当初龙谦手下的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乃至方面军司令了,他已经初步窥到了经济建设的门径,明白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际的成本之间的距离。
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在国内是有争议的,在军内的反对声更高。1914年大战爆发之初,军内大部分将领都看好同盟国而不是协约国。王明远清楚,国防军特别是陆军,身上带着浓重的德国痕迹,从装备到战术,德国人都是老师。在1913年,德国军事顾问总人数超过了3000人,军事学院所有院校都有德国教官的身影。派遣到德国留学的军官超过了4000人。那时是中德军事合作的蜜月期,德国人手把手将国防军训练成一支近代化的军队,那些厚厚的条令里都有德国顾问的心血。德国陆军真是好啊,他们有资格当老师,也尽心尽力地培训了大批中国军官,将华军视为他们的盟军。可是,龙谦“背信弃义”地抛弃了德国,换来的是美国巨额的经济援助。王明远承认,中国需要那些钱,那些工厂和设备。但就此和德国结怨值得吗?
王明远一向认为龙谦比自己看的远,看的准。他虽然心存疑虑,但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龙谦一方,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组建远征军的事务中。
就在确定了他出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后,王明远阅读了总统府送来的标有“绝密,没有副本”的确定的“俄国战略”的手写稿。
现在,已经证实了龙谦对于俄国局势的神奇预判,除了战场态势有所出入(龙谦未预料到远征军进入罗马尼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