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不败军神>141.第141章 战俘

吴畏对此毫无办法,虽然蓝晓田已经提醒过他,但是显然悲痛没有那么容易抹平,人类丰富的感情能够做出英勇无畏的举动,同样也可以使自己消沉下去,要掌握这其中的平衡并不容易。

说起来,吴畏倒是的确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也是他选择回到辽阳的原因,不过这个办法只能用一次,当然要等人全了才能用,而且他还不能确定这个办法的效果。

蕴藏在悲伤情绪中的愤怒在遇到了四连抓获的日军俘虏后达到了顶点。

辽阳反攻开始后,国防军士兵们曾经一度抓获过大量的日军战俘,不过当时吴畏手里的兵力有限,担心分薄兵力,又要保持追击的速度,所以下令不得收容战俘。

没人知道吴畏在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以当时混乱的情况来说,这个命令能够传达下去已经是个奇迹了,就算他还有进一步的说明,也不可能得到贯彻。

所以已经在辽阳城下杀红了眼睛的三连和刚刚在第一步兵联队的阻击下损失惨重的二连不约而同的把这个命令理解成杀死所有战俘。

于是除了四连的连长孙石头认为这个命令不够清晰而拒绝执行,分出两个班的士兵进行受降外,吴畏的手里再没有一个日军俘虏。

吴畏下令之后就带着人追到前面去了,等到察觉到自己的命令被执行成这个样子,已经是返回辽阳的途中了。

他毕竟是第一次独立指挥如此大规律的战斗,缺乏相应的经验,如果不是在返回的途中发现了大量有组织屠杀日军战俘的地点,吴畏还想不起来去琢磨为什么击溃战没有俘虏这种事情。

杀死俘虏这种事情在任何战斗中都可能发生,越是惨烈的战斗就越容易出现。认定这种杀戮的性质也不容易,谁能说得清当时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种事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范围,像二连和三连这样干得明目张胆兴高采烈的还真不多见。

二连的连长郭大可还在医院里,带队的是连副许晨剑,三连的代理连长是郭凯森,可以说一个正主都没有。

吴畏拿他们也没办法,一面臭骂两个代理连长害人,一面偷偷让两个家伙带人毁尸灭迹,至于日军怎么会失踪了这么多?吴畏表示自己数学不好,这个问题可以留着给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们混饭吃。

至于后来有良青历在家里考证出当年吴畏在辽阳城下阻止的仅仅是日本两个大队,所谓第一师团其实都在鸭绿江边,那就是吴畏始料未及的了。

吴畏手下的士兵大多没什么文化,更谈不上什么政治敏感性,这些天死人看得太多,也早就麻木了,一点都没觉得日本人集体死掉有什么不对,反倒觉得死掉的日本人才是好的日本人,甚至有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给日本人收尸。

对这种问题,吴畏一概用防止瘟疫的理由搪塞过去。

直到返回的部队追上孙石头留下的两个班士兵后,吴畏才知道杀俘这种事的群众基础有多深厚了。

当时吴畏正坐在一辆牛车上教身边的士兵们唱红歌,唱得就是他从前在15军时脍炙人口的《打靶归来》,突然听到队伍前面传来枪声,顿时吓了一跳。

本来刚刚因为集体k歌变得士气高昂了一点的士兵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下意识的纷纷摘枪上膛,准备战斗。

吴畏算是比较小心的,虽然知道这一路上不太可能遇到袭击,还是在前后左右摆出了搜索队,就怕运气不好遇到想不开的日军小股部队搞神风特攻,让自己这些宝贵的战士倒在胜利前的最后一枪下面。

所以听到枪声后,他就抓了一匹马飞快的赶到队伍的前面。

此时已经接近辽阳主战场,他手下少说也收拢了一千七八百的士兵,在这片战场上已经算是很庞大的势力,除非遇到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十六师,还真想不出有什么人敢来惹自己。

大胜之后,战士们都很疲惫,精神也很松懈,一千多人的队伍拉得老长,再加上大量的畜力车辆,吴畏虽然有码,还是花了一点时间才赶到队伍前面。

心急火燎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自己的士兵在队伍前面猬集成一团,似乎在争论什么。

吴畏一眼就看出这不是敌袭,他的这些兵都是打过血战的,不可能遇到袭击的时候还摆出这么一副挨打的架势,遇到敌人应该怎么打早就融入到身体里去了,小规模的战斗甚至都不用军官指挥。

有人发现营长大人过来了,自发的给他让出一条道路来,吴畏这才见到被士兵们围在中间的孙石头和被四连士兵保护起来的日军俘虏。

看出不是敌袭,倒有点像火拼。吴畏觉得自己很难说清哪种情况更让人抓狂。

看到吴畏赶过来,孙石头算是松了一口气,赶紧凑过来解释发生的事情。

原来他留下的两个班士兵一路居然收容了四五百名俘虏。足足超出押送的兵力十倍有余。所以这一路上走得很慢,到这里就被吴畏的大队追上了。

看到居然还有活着的鬼子,在辽阳城下和日军杀得不共戴天的士兵们立刻就不干了,纷纷表示难以理解,围上来要杀死这些俘虏。

孙石头的四连一直不是日军的主攻方向,没和敌人拼出火气来,对待俘虏的态度自然也就要温和一些,又不甘心自己辛苦抓来的俘虏就这么被人宰了,当然不能同意。

偏偏四连的老兵战损不多,比起群情激昂的其他士兵们更加团结,两伙人立刻就对峙起


状态提示:141.第141章 战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