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恭领着人向前走去,琼苏赞却站在后边长舒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刚刚真的很险,这赵某人喜怒不形于色,刚刚看似流露出杀意,可实际上是在试探罢了,如果自己刚刚没说那些袒护吐蕃勇士的话,估计以后也不会受到重用了吧。赵某人说的很清楚,没有良心的人是不敢用的。为什么姓赵的年纪不大,就有如此深的心机呢,相比之下,吐蕃英杰卓玛一赞差的太远了,如此也能解释为何每一步都要败于定国军了。
接下来的招降任务则交给了吴玠,被困在峡谷内的吐蕃人已经没了斗志,但这并不意味着吐蕃人会心甘情愿的放下武器,投降定国军。总有那么一批人有着傲气,不可放弃,宗赞是不想反抗的,卓玛一赞也形同一个活死人,可这二人的部下却有很多人不想就这么降了定国军。多少年来,吐蕃勇士何时如此窝囊过?临近傍晚,几个千夫长聚拢在一个魁梧壮汉旁边,这位壮汉就是宗赞手下头号大将铁仑,“兄弟们,小王子和大赞普是无心再战了,可是咱们不能就这么认命了,明日汉人定要招降,到时候咱们就跟着小王投降,等一离开峡谷出口,就立刻制造骚乱,定能打汉人一个措手不及。”
听了铁仑的安排,众人大点其头,没有人反对。第二天,一切如铁仑所说,定国军≤↘,..放开了布泽亚山口南端,铁仑等人走在最前头,他们低着头,看上去颓丧的很。而宗赞和卓玛一赞反而走在最后。吴玠注视着长长的人流。神情严肃。突然间眉头挑了下,指着那走在最前头的铁仑,低声对旁边的副将道,“喊话,告诉他们所有人将双手举起来。”
那副将不明白吴玠的意思,不过还是按照命令用吐蕃话喊道,“下边的吐蕃人听好了,所有人将双手举起。否则格杀勿论。”
命令下达,有的人举起了双手,有的人却犹豫了,其中就有铁仑。此时铁仑低沉着脑袋,心里一阵暗骂,他现在手里可藏着一把短刀呢,如果举起手来,岂不是露馅了?铁仑犹豫不决,山巅上的吴玠握紧千里镜,嘴角划过一丝冷意。这些吐蕃人可真是不简单呢,到这个时候了还有这么多心思。看来必须给他们足够的教训了。随着一连串的命令传下去,原本开放的南端出口立刻被封死,厚重的盾牌手堵住路口,长弓手在后,看到这种情况,铁仑等人哪里还撑得住,现在不动是死,倒不如拼死一个汉人。只听一声怒吼,铁仑右臂一甩,多了一把明亮的短刀,“兄弟们,汉狗欺人太甚,跟他们拼了,杀一个不亏,杀两个是赚!”
铁仑这一招呼,场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前边铁仑和几个千夫长领着人去冲击南端的出口,而居于后方的宗赞小王子一颗心却沉到了谷底,这个铁仑到底想干嘛,难道想把所有人都害死么?卓玛一赞也不赞同这种拼法的,明显汉人占据绝对的优势,吐蕃勇士几乎毫无胜算,这样拼,除了徒增伤亡有什么用?所以,宗赞和卓玛一赞第一次达成了共识,他们约束着那些还没有产生骚乱的部下,慢慢朝后退去。
铁仑不可谓不英勇,可面对厚重的盾牌阵,那份英勇又有什么用呢?在弓矢绞杀下,一群群吐蕃人躺下了,随后盾牌手向前,长弓手退去,一队队长枪手随着盾牌手开始对残余的吐蕃进行清剿。这是不公平的决斗,因为吐蕃人伤亡惨重,而定国军却毫发无损,面对凶悍的定国军,随着伤亡越来越多,许多吐蕃人崩溃了,他们扑通跪在地上,可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死亡。打扫完战场,吴玠让人将近三千吐蕃残兵押到了布泽亚山口中央,扫视那些注视当场的吐蕃人,吴玠神情肃穆,高声呵道,“看来本将有必要跟你们说一下,以后,但凡有反抗者,所有随从者全部格杀,你们都记住了,以后要是还有反抗者,你们最好自己把这些人解决了,你们不动手,本将就亲自动手,不过那时候,死的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目光扫光,那些观望的吐蕃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汉人可真凶残。接下来似乎是印证自己的话一般,吴玠亲口下令,将那些参与闹事的降兵斩杀。就这样因为铁仑的暴动,一万多吐蕃士兵死在了南部端口。卓玛一赞心里除了骂铁仑愚蠢,还能做什么?
宣和七年腊月二十三,逻些城布达拉宫,赵有恭亲自接受了宗赞和卓玛一赞的归降,当天封宗赞为新的大赞普,原来的大赞普卓玛一赞送归长安,而那些吐蕃降兵,则被整合,将在今后半年内逐步改编入纳木错和迦马丹萨城担任仆从军。也就是说,宗赞这个大赞普已经没了兵权,他只有治理吐蕃的权利,却没有兵权,宗赞会不会不满,奋起反抗?也许会,可赵有恭也不怕,因为手里还攥着卓玛一赞呢,宗赞不听话,不要紧,不说他手里的兵马能有多少,单单到时候把卓玛一赞这条疯狗放出来,就能咬的宗赞遍体鳞伤的。
看着王座上的赵有恭,琼苏赞心中暗叹,真不愧是枭雄之姿,举手投足,轻而易举的就将未来吐蕃的路子定下了。所有人都以为卓玛一赞会死,可赵某人偏偏不杀,就是要给宗赞小王子一个警告,只要他赵某人想,随时能拿下宗赞头上的大赞普之位。吐蕃之战后,赵有恭决定重修纳木错以及安多城,并以刘錡为将驻守纳木错,另外调方启梁离开凤翔府,改镇迦马丹萨城,并该迦马丹萨城为青藏府,所辖白玉城、匹播城、纳雪城。可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