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网络游戏>风花醉>第876章 对决
后,大家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必须想办法才行,否则风雷镇撑不了多久的。

“诸位,虽然风雷镇经过紧急加筑,但底子还是太薄了,这么被动防守下去,恐怕风雷镇是撑不了三天的”东方瑾显然是有了新的想法,落座后侃侃而谈,眸子里还透着一股兴奋。“某家倒有个主意,这个办法还是宋江教的。叛军可以从中条山奔袭黄河防线,我们为什么不能顺着中条山向南,偷袭一下叛军呢?”

东方瑾所说的办法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不过方启梁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东方先生,此计倒是不错,但我们该进攻什么地方呢?商州距离中条山有些远,函谷关和潼关又是易守难攻。怕是出了中条山,也无法对叛军造成麻烦啊。”

“嗯,确实如此,可我们既然要出中条山,就必须做出相应的配合才行。我们何不主动增兵风雷镇,做出要在风雷镇咬叛军一口的样子,只要我们增兵风雷镇,叛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否则广平吴亮以及卢定芳的兵马,是挡不住我们的。从目前情况看。柴氏最有可能的就是从潼关调兵,只要潼关兵马有所调动,赶往风雷镇的话,大云村是必经之路,我们完全可以在大云村设好埋伏,等着叛军送上门来。只要这一仗打得漂亮,必能缓解风雷镇那边的压力。”

东方瑾就是东方瑾,兵马调动,军事奇谋,脑海中转眼就出。这一条调虎离山,半路埋伏的计谋,看上去简单,可实际上包含了太多东西。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这种计划。必须对局势有着准确的判断,同时要熟悉中条山附近的情况才行,可以说,东方瑾之前一定做过充分的准备了。

赵有恭也从来不是那种只知道被动挨打,不懂主动出击的人,说起来。他更喜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众人稍微商量一下,便同意了东方瑾的提议。七月十六不到辰时,庞赫亲自率领两万兵马从风陵渡口出发,驰援侧翼的风雷镇,并在风雷镇与风陵渡口之间驻扎,这样一来,吴亮以及卢定芳就不敢大张旗鼓的对风雷镇用兵了。这个时候在无所顾忌的把兵力扑向风雷镇,搞不好会被庞赫找到机会狠狠地咬上一口的。

风陵渡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是瞒不过任何人的,柴氏也搞不清楚庞赫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为了保险起见,柴氏又必须做出相应的应对,此时吴亮方面的压力会变得非常大,增兵商州一线已经刻不容缓了。不过从哪调兵,就有点犯难了,身边没了宫梻,一些大主意就只有柴可言来拿了,柴可言也需要东方瑾以及朱武这样的人,可天下间这样的人才太少了,不是没想过将东方瑾或者朱武挖过来,但可能性非常小。东方瑾与赵有恭是穿一条裤子的,铁定分不开,朱武呢?赵有恭对朱武可是有知遇之恩,也不太可能被判。唯一有些机会的就是定****后起之秀方启梁了,但想要拿下方启梁,又哪是那么简单的?

到底该从哪里调兵遣将呢?思来想去,柴可言还是将目光放到了潼关,函谷关那边要对风陵渡形成足够的压力,同时也守着虢州到风陵渡的路口,是不能调的,商洛那边的兵马要随时扼守商洛道道口,也不能调,此时能调动的也只有潼关的兵马了。想好了之后,一纸调令发到潼关,柴进大略的看了下命令,就有些皱眉头了。让他去驰援风雷镇,不是帮吴亮干活么?柴进和宋江一样,都对吴亮看不上眼,总觉得这个吴亮太过清冷了,目中无人,帮他的忙,哪里能愿意?

不过命令就是命令,柴进再不愿意,也没法违抗军令,拖延了一个时辰,增兵风雷镇的命令下发到各部。柴进决定从潼关抽调一万五千余人去驰援风雷镇,这也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不过柴进的兵马还没有调动,茫茫中条山已经有了动静,拓跋轻云亲自来到了中条山,并将林冲和杨志带在了身边,共计两万多人从罗家盘出发,抵达赤峰口才停下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军才从赤峰口开拔,悄悄地潜伏到了大云村西面的丘陵地带。这一片丘陵山林茂密,虽然说面积不大,但是藏上四五千人还是没问题的。两万大军全部藏到山林中是不可能的,拓跋轻云让杨志率领四千兵马埋伏在山林中,自己和林冲则率领主力大军埋伏在更远处的地方。只要杨志这边能成功堵住叛军的路,她和林冲就能率兵歼灭这批叛军。

定****行动迅速,一天一夜时间就完成了兵马调动,从罗家盘到大云村,没有丝毫耽搁。不过潼关方面是况的,自从宋江兵败中条山,柴氏就无法插足中条山了,拍了些探子进入中条山,无一例外全部被拿下。更何况定****深夜行军,就算偶有探子藏在中条山,也不太可能发现的。

柴进麾下不乏猛将,当年乐善好施,养了无数门客,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了柴进手中的利刃。其中有一人叫陈东航,原杭州人氏,使一杆方天画戟,力大无穷,又颇有谋略。随军两年,就被柴进看中,积功升到了指挥使之位。为了驰援风雷镇,保证没什么意外,柴进将麾下第一猛将陈东航派了出来。这陈东航文韬武略,颇为厉害,但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好像天下间就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将近午时,叛军在陈东航的带领下过了大云村来到了丘陵山林前。在军事中,有句话叫逢林莫入,逢水莫渡,并不是说不能进山林,而是说不熟悉的山林水域地貌,必须先行打探一番再行军


状态提示:第876章 对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