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宏自然知道刘白羽的想法,骑着大毛驴凑过来:

“这就不错了,邻县那才叫可怕,路倒多到密密麻麻,最后干脆直接原地挖坑埋上,而且十几年前就是这样了,弄的路边的草都比别出高出一大截,关贤弟能在这世道把县里治理成这个模样,还算是有点太平盛世的样子了!”

太平盛世也有路倒?刘白羽心里一奇,不过想起来宋朝在王安石改革前就被称为盗贼到处跑了,唐朝在李渊事情山东也是不断叛乱,就是明朝朱棣,朱元璋时期,这白莲教之类的宗教闹事也是此起彼伏,按照刘白羽对中国农民的了解,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哪里会去信教和官府作对呢!

事实上,由于中国水旱灾害不断,所谓的盛世其实也是灾害不断,只不过和末世相比,盛世时因为劳动力比较值钱,地主们会积极吸纳流民,把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基层消灭,而到了末世,因为人口总多,地主们一般就不会吸纳流民,甚至还会趁机提高地租,赶佃户出门,把佃农制度换成农奴制度,反而制造了更多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流民多到一定程度,就是黄巾起义,明末流民之乱这种事情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集合起来的力量甚至超过了地主,乃至朝廷的力量,立刻就是天下大乱了.

张天宏似乎一直想把关县令拉近刘白羽的阵营,一开个头,就滔滔不绝的推销起关县令的好处来,不过这刘白羽因为路倒之事对于关县令早就有了偏见,所以愣是从张天宏的一堆好话中找出了关县令一大推问题出来.

这关县令么,按照明末的标准,就是一个青天大老爷了,基本不会贪赃枉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很多应急的各种杂税,都要让张天宏这样的豪绅募捐,豪绅很多事情自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也不玩欺上瞒下,截留自肥那套,算是腐朽明末官场上的异类了。

当然关县令也不是海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靠着职权在县城里贩卖各种杂货,不过他心不算黑,搞得也是自由竞争那套,没有欺行霸市,垄断抬价什么的,所以这种在现代足以双规的主儿,在明末却是因为过于清正廉洁,据说晋升无望了。

这可真够让人无语的!不过刘白羽也想开了,自己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人么?自己那漏洞百出的身世,无论是碰上海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还是一些没底线的官员,都是天大的麻烦,象关县令这种人,反倒是不错的选择了。

终于走到县城的门口了,这县城也是许多年前修得了,刘白羽用肉眼一看就觉得县城的城墙有点歪斜,而且或深或浅的裂缝也让刘白羽怀疑这高危建筑是不是能随时倒掉……

几个衙役自然也和电影里一样,横眉立目的出城进城的都要收税,没钱的也要拿出点东西来,领头的那个似乎和张天宏关系不浅,对着毛驴上的张天宏拱了拱手:

“原来是张老爷,关县令正等着您呢,这位少年英杰是?”他看到刘白羽和张天宏两人并立,而且衣服也是光鲜,不敢怠慢,直接就给了刘白羽一个少年英杰的称号!

“这位是吴典史!捕捉强盗,安抚地方可是出力不少,二弟可要结交这位君子了。”张天宏对着刘白羽指出了这位的身份.

典史?那岂不就是实权在握的公安局局长?刘白羽想到。

典史是中国古代官制,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原本职责是“典文仪出纳”【就是一个类似纠风办外加财政局的官员】。明清两代均有设置典史,掌管缉捕、稽查狱囚,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但在县里的县丞、主薄等职位裁并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职务均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属于未入流品级中难得的“朝廷命官”。

这人的实权不小,可要好好拉拢,刘白羽脑中把现代公安局局长的权限代入典史身上,顿时就觉得这个穿着半新不旧粗布衣裳的吴典史过得去起来,拿出一快银子,足足有十两重,扔给吴典史:

“我刘白羽最佩服的就是吴典史这样安靖地方的好汉!一点茶水钱,不嫌弃你就拿着!“

“多谢刘老爷赏!”吴典史接住之后,垫了垫发现足足有十两重,就是不由的眉开眼笑起来!再一看现代银块的做工,自然把刘白羽脑补成某大家族的后人,所以随时赏赐的银子都是这么体面!而大家族的人,固然手头阔绰,可是大多是心胸狭窄之辈,自己可要应付好了!

“弟兄们,刘老爷可是出身高贵的主儿,大家以后可要看清楚了,刘老爷的事情可要办的仔细!”吴典史对着几个看门的衙役喊道,而后对刘白羽一脸的媚象:

“刘老爷放心好了,日后要是有不长眼的冲撞了您,您一句话就是了,订什么罪您说了算!”

我xxoo!刘白羽差点没从大毛驴身上掉下来了,这位是公安局局长还是小混混呢!十两银子就至于这样么?只好对着吴典史拱了拱手,微笑道:

“那是自然的,以后少不得麻烦吴典史!”

其实刘白羽很多事想当然了,明朝末年,政府权力大幅度萎缩,士绅权力大涨,吴典史这个刘白羽眼里的公安局局长也就是县城里说了算而已,而且县城里真正的富户能搭上关县令还是类似张天宏这样豪绅的主儿,也不见得怕他就是了,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吴典史也就是类似现在城管队长的存在,甚至还不如呢,哪个城管队长要亲自


状态提示:40吴典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