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红警大中华1985>611.第611章 612 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
业用机器人的生产价格大幅降低,而且齐一鸣也富余大量的产能可以投入生产这些东西。

特别是新一代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更加简单,而且能力更加强大,故障也更加少,这种新技术已经逐渐开始显露出取代正常人工的能力了。特别是在一定的规模上采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能够产生更大的效应。

如果中国是一个人口不算很多,劳动力匮乏的国家,有了这新一代工业机器人,估计都会乐开了花,但是中国有着数亿劳动人口,本身的就业问题就是个庞大的负担,结果现在还有机器人来抢走就业,只能是让情况更加乱套。

所以即便齐一鸣拥有了大规模生产机器人生产线的能力,但是也不敢轻易将其推广,还是主要在比较缺乏生产能力的产业中试行。比较高端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对一些制作工艺复杂、要求比较高的产品进行加工和生产制造,而采用人力进行,可能成效就不如工业机器人,所以在一些大型精密工业上,有其类似军工业、光学制造、精密机械生产上,齐一鸣增添了大量的产业机器人,用来增强他们的产能。

保守估计,在采用大规模工业机器人之前,成飞能够年产歼击机120-160架,而在采用大规模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之后,其产能瞬间扩大至了年产300架以上,翻了产不多一倍。而且这还是同等单位上计算的,如果成飞扩大规模,其产能有可能比得上欧美数家飞机制造厂加起来的数字。

不过在齐一鸣的蓝图中,未来大量进行简单重复劳动的产业,都将被转移给这些不会累也更精确的工业机器人身上,而更多的人类劳动力可以被解放出来从事更多有创造力的工作。齐一鸣也从来不觉得文科或者艺术类行业对于强国百无一用,反而工业能够强壮一个国家的筋骨,但文艺类的东西可以充实一个国家的思想和灵魂。如果是灵魂空洞身体强壮的人,是不可能健康的生活和发展下去的,早晚是会出问题的。

更多的人投身文艺工作,不管是做音乐、拍电影还是搞动漫,都是为中国进行文化输出,并且发扬本国的文明文化,有的时候能够形成的力量,比一些比较刻板的产品更加巨大。

现今中国还是在努力平衡国内的就业问题,并且慢慢将国内庞大的农业人口转化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第三产业。在这方面,广大的中国人腰包鼓了之后,消费力十分强大,这就给了第三产业服务业快速扩张壮大的一个条件,人们越来越对餐饮、文娱、物流、教育等方面需求增大,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使得中国有了更好的地方来消化自己庞大的劳动力。

当然,齐一鸣也不着急一口气全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不远的将来,面临一场大战的中国必然开启战时状态,那时候不管什么市场不市场,经济不经济了,一切都以完成国家战争需求为转移,大量的劳动力会在这个过程中被立即吸收。而战后的重新调整,显然能够回旋的余地就变得更大了。


状态提示:611.第611章 612 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