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大世争锋>第1255章 【不抱希望】
安徽和江西三省,成为民国名副其实的第二大军事集团。一旦那样的话,王学谦身边聚集二十万大军都不难。

凭借江淮防线,到时候的王学谦就能划江而治,成就一方霸业。不过民国的政治环境要比华夏任何时期都要险恶的多,王学谦是个聪明人,不会看不到其中的威胁大过机遇。没错,一旦他吞并周边省份之后,他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将会被无穷无尽的琐事拖累,还不如积蓄实力,一旦出击所向披靡。

面对卢永祥无心的问话,已经是风声鹤唳的陆瀚也是苦笑不已:“大帅,学生现在也是一头雾水。按理说,唇寒齿亡的道理对方不会不知道,可要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对方要答应下来,恐怕真的不容易。”

“另外,我们也不可能抽调四个师的兵力去苏北驻防,就算是如此,还要留下一部分的兵力提防孙传芳,一步险,处处险,我不相信王学谦会看不到这其中的困境。”

卢永祥长叹道:“只能寄希望于处于道义,浙江方面给予物资上的支持了。”

在卢永祥的麾下,第十师是精锐,底子是袁世凯用善后大借款扩编的一个陆军师,兵力充足,训练足够。加上在两年前,这支部队换上了美械装备,别的不说在炮兵和步兵的突击能力上增加了不知道多少。机枪配数到了排一级,虽说是勃朗宁轻机枪,但在北洋各军之中,连一级拥有机枪都已经是精锐了。当然北洋各军并没有使用轻机枪的普遍意识,主要还是以马克沁重机枪为主。

第十师等于是卢永祥的看家部队,他不可能将这支部队放在前线作为消耗,除非是进攻突进部,如果不打算投入进攻,那么只有一个可能,留在后方看老家。

一旦卢永祥有了这个想法,基本上对山东的作战已经成了泡影。

在苏州等了三天,卢永祥终于等到了王学谦的答复,在太湖相见。

王不见王的规矩,在历史上很常见,因为谁都怕对方图谋不轨,一旦首脑意外,整个势力都会遭受严重的大家。就卢永祥和王学谦此时的身份,和地方王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见面不可能放在王学谦完全控制的地盘内,也不可能让王学谦来江苏。

所以,就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太湖上见面。

原本卢永祥是准备带着卢小嘉一起去的,他很希望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一切,包括政治势力。不过就培养的结果来看,卢小嘉不堪重用。

尤其是他听到要和王学谦见面,小脑袋摇地像是拨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去,问理由也不说。

当然,卢小嘉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原本就不待见王学谦,后来段宏业(段祺瑞长子)的撮合之下,接纳了王学谦成为小团体的成员。不过那时候的王学谦除了有钱,什么也不是。卢小嘉完全没有压力,他堂堂的民国四公子,还辱没了王学谦不成?

不过,卢小嘉不仅仅是看在段红业的面子上,更是看在王学谦这个人够爽快,让他得了不少的好处。

再后来,他发现原来王学谦是要仰望的,心里头就有疙瘩了。

直到卢永祥都将王学谦当成平辈看,这在政坛很常见,对方的地位可以平视自己的时候,再充大辈就有点没脸没皮了。于是卢永祥就称呼王学谦为子高老弟……

从名义上来说,这时候的卢小嘉要称呼王学谦为王叔叔,对于一个好面子的公子哥来说,从兄弟变成叔叔,心里的阴影面积就像是爆炸一样,无法计算。

卢小嘉躲在一边,暗暗的发誓,这辈子都不要见到王学谦。

卢永祥当然不去搭理卢小嘉的小心思,把面子看得天一样重,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谁不知道,民国最不要脸的一群人都在政坛窝着呢!

与卢永祥一样,浙军内部这段时间也有了一场大争论。

保守的一方认为,山东距离浙江一千多公里,直系内部的纷争浙军不应该参与,另外客兵作战会困难重重,可能友军的疏忽都会造成远征浙军无法估量的损失,不如以不动应万变,等待时机成熟再做出决定。这方面的主要将领以温应星为主,稳妥有余,进取不足。

还有一方面以中间派为主,以张载阳等原浙军本土军官为主,这些人虽然感激于王学谦的重用,但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王学谦也不会绝对信任,一部分已经开始离开军界,进入政坛。张载阳及以军官是身份担任了浙江省长。也就是说,这批人的建议可以忽略不计,只要王学谦认同的,他们都支持。

而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在浙军之中最反对对外作战的蒋方震却出人意料的坚持要出兵,还要动用最精锐的浙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山东问题。

温应星和蒋百里争论部下,双方都认为自己有道理。温应星认为浙江的工业发展喜人,只要继续下去,完成工业化,浙江就不是民国其他省份能够比得了的。到时候只要时机成熟,一举定天下都有可能。而蒋方震却认为山东问题不是军阀问题,而是共同对抗外辱的民族大义,不能以一方得失来衡量。

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连主持军事会议的王学谦都只是静静的听取各方的意见,还有财政方面的情况,海军方面倒是很平静,因为山东没有海军,他们丝毫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甚至觉得参战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军事会议没有任何结果,各方据理力争,都有自己的道理。

<

状态提示:第1255章 【不抱希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