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成鲋想了一会问土魂道:“大王可知道晋国分几路来攻鲜虞?”
“据线报,赵鞅一共分兵三路来攻鲜虞,一路由魏侈带领进攻我国西部北部,一路由韩庚带领进攻我国东面,还有一路就是由赵鞅本人带领从南往北进攻。”
听完土魂的话,析成鲋惊呼道,“哦---,如此精心的布兵,看来赵鞅这一次是发狠心要灭我鲜虞了。当此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大王应做好各种准备。”
“国师请讲,我一切照办就是。”土魂像个孩子般听话的说道。
析成鲋望着土魂,心想这个大王真的是很有意思,犟劲来了比牛还倔,听话来了简直就是一直绵羊。于是析成鲋说道:“面对当前形势,大王务必做好三件事:一是尽快为太子找好退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仗我们必输无疑,至于是否灭国尚难预料,为了鲜虞国的将来打算,大王首先应该派一得力之人将太子送往安全的地方,即使我们战败了将来还有后继之人。”
土魂用力的点头称是,问道:“国师以为何人可担此任?”
“太子的舅父左贤王可胜此任!”
“好,那就让左贤王带着太子逃向漠北,那里人烟稀少中原人根本找不到那儿。”土魂说道。
析成鮒点头认可,“二是既然赵鞅已经举全国之兵来攻我鲜虞,那就说明晋国国内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大王可修书一封给齐国,请求齐国发兵进攻晋国,迫使赵鞅从鲜虞撤兵,即使不能全部撤兵,撤出部分兵马也能减轻我们的压力。”
“好,这个我下去马上就办!”
“第三点最为重要,那就是召集所有将领讨论如何迎战的策略,我的意思是既然赵鞅要灭鲜虞,战争就是免不了的事情,那么这一仗怎么打,从哪打,打击晋军三支部队中的哪一支,这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不能贸然进军。”
“国师所言极是,你这就随我这就去召集所有文武大臣商讨此事。”
事不宜迟,土魂即刻召集文武大臣殿前议事。
在议事之前,按照析成鲋的建议,土魂首先让太子的舅舅左贤王带着太子一行五千多人逃往漠北一带,正是由于这支逃亡漠北的鲜虞人在赵鞅灭掉鲜虞二十多年后,又在鲜虞旧址上重新建立起了中山国。
随后,又火速派人前往齐国求援,请求齐国发兵攻晋。
这两件事安排好之后,土魂这才就如何与晋国作战进行讨论,“诸位,现在晋国赵鞅发兵十万前来进攻我鲜虞,大家都说说我们该如何迎敌?”
土魂话音刚落,鲜虞右贤王说道:“大王,臣认为这一仗我们应该直接与晋军的主力展开战斗,只有将他们的主力部队打败了,其它两支军队就不再话下。”
右贤王话音落下,左大将紧接着就说道:“不可,以我们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与晋国军队正面作战。大家试想一下,当年的齐国是多么的强大,还不照样被晋军大败,最后连齐景公也被气死了。所以我们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打击他们的左右两支军队,避实击虚才是上策。”
人多智慧就多,听完左大将的话,析成鲋问道:“依你之见应该打击哪一支军队?”
左大将:“韩庚的军队。相对能征惯战的魏侈而言,韩庚的军事经验就少得多,所以我们取胜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析成鲋听罢,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那依将军之见应该在何时何地与他们交战?”
左大将:“韩庚的军队进入太行山河谷地带时,我们就派出骑兵突袭,定能够一举成功。”
听完之后,析成鲋对土魂说道:“大王,左大将所言极是,与微臣的想法不谋而合。”
土魂:“既然二位的想法一致,那就这么定了。右贤王今夜就调集兵马,明日一早出发赶往河谷地带伏击韩庚。”
“诺---”
第二天一早,土魂率领的两万鲜虞骑兵赶往鲜虞河谷地带,这里背依太行山,面对鲜虞河。初春时节,树木已经长出了绿叶,加之山上的地形复杂,在这里准备伏击韩庚的军队再好不过了。
当土魂的军队埋伏好不久,韩庚带领的右路军也赶到河谷地带,沿着河谷一路向西便是鲜虞腹地。
大军抵达河谷之后,韩庚与智瑶商议决定先在河谷之外安营扎寨。
之所以在河谷外里安营扎寨,原因有二,一则这里安营取水比较方便,二则就是吸取上次赵鞅在野狼谷伏击弦施的教训,不敢贸然进入山谷。
等到所有士兵都扎好营寨之后,韩庚派探马顺着河谷一路进山探路。
山下的一切都被埋伏在山上的土魂等人看得一清二楚,当他们发现韩庚的大军并没有直接进山,土魂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他望着身边的析成鮒,等待他的话。但是析成鮒并没有给他任何暗示,继续目不转睛的望着山下。
“国师,看他们的样子今天是不会进山了,如果敌人不进山,我们埋伏在这里还有什么用呢?若继续等下去非露馅不可的。”土魂急切的说道。
“急什么急,你看见没有,那几个准备上马的人就是韩庚的探马,他们肯定准备进山为韩庚的军队打探路线,等到他们回去就会向韩庚汇报情况,韩庚确定万无一失之后自然就会带兵进山的。”析成鮒指着山下的晋军探马对土魂说道。
顺着析成鲋所指的方向,土魂果然看见有几个探子模样的人骑马进山了,“嗯,就是有人准备向河谷这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