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民国之山寨英雄>第十三章 给袁大总统送礼

袁世凯把大总统府选择设立在中南海的居仁堂。居仁堂位于中南海西岸,原址为清王朝的仪鸾殿,是慈禧太后居住和垂帘听政之地。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曾将这里作为“联军统帅部”,后仪鸾殿被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慈禧为之定名为“海晏堂”。然而,海晏堂并没给衰落的晚清带来四海晏安的景气,1911年的辛亥革命,便使清王朝寿终正寝。海晏堂是中南海旧建筑中最庞大,也是最华贵的一座建筑,袁世凯把海晏堂更名为居仁堂,将它作为大总统府。并特地在西长安街旁的宝月楼下的皇城上开了一个坐北朝南大门,把它称之为“新华门”,作为总统府的正门。

杨度与李长庚见面后,就回到中南海。把李长庚与他的对话,说于袁世凯听,最后杨度总结李长庚乃真国士也,大总统要慎用。七天后的下午,杨度便来邀请李长庚去总统府,等袁世凯招见。

李长庚与杨度座着汽车进的中南海,很正式的邀请走的是新华门,进了新华门后,李长庚提议,“皙子,启明有兴进中南海,坐着车不太好吧,为了尊重袁大总统,我们下车步行如何。”

“启明不必多想,现在是民国了,不是大清王朝那会,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就是以后袁大总统当了皇帝也还是现在的规矩。”杨度这些天,都与蔡锷、李长庚三人泡在吉庆班内,就连公事都在吉庆班里办,这两日杨度已经数次向李长庚寻问袁世凯称帝诸事来试探他。

李长庚始终没有表态,这也是杨度对袁世凯说要慎用李长庚的一个原因。此时李长庚已到了不表态行的时候,拉杨度下车,边走边说道:“皙子咱们这些天的相交时日虽短,确是知心,长庚有几句实话想对你说,希望你能三思。”

杨度见李长庚少有的郑重,立刻言道:“启明请说,度悉听之。”

“皙子乃国士也,深得帝王术之真传,怎么看不出大总统此时称帝乃是最差的时机,中国历来开朝称帝之辈无不是军功显赫,起于草莽,一路拼杀而来。

可袁宫宝能当大总统,实际上却是北洋这群将领们捧出来与南方对抗的唯一选择,这些人需要的是一位大总统,可不是皇帝,大总统称帝的话,对这些人拿不出什么实际好处,反到是处处受制,怎么可能真心拥护大总统称帝。内部尚且如此,更何况外部呢?在者,袁大总统身居高位久矣,与军队下层旅团级军官即无交际,又无提拔之恩,若是拖个三年五载,事情或有改观。

还有诸多不利因素,启明也就不用提了,皙子真心为袁大总统办事,记住这句话,没有军权,就没有皇帝。”

杨度听完对李长庚深深鞠了一躬,“启明良言,度铭记于心。”

“皙子不必如此,其实我所说的,皙子早就应该想过了,不然我那位义兄怎么会到北京被大总统招见呢。”

“启明义兄是?”

“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

“噢,那是个外粗内细的人,做人处事都很了不起。看北洋后起之将领,此人必冠于群雄,难怪启明不想为袁大总统效命。”

“皙子差矣,我这位义兄,文化差了些,胸中格局也不够大,统领一方有余,谋划全国却是不足,诸候而已。大总统称帝,我不反对,继续当大总统我也不拥护。长庚之责任,就是踏踏实实地搞实业,不管是总统也好,皇帝也罢,中国都需要尽快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然就要落后于世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李长庚的一番话,给杨度一个全新的认识。两人默默地走着,都在思虑心事。

到了居仁堂,李长庚停下脚步,打量了一会,才与杨度进到里面,袁世凯没有摆架子,特意在一间较大的会客厅等着李长庚,因为他从杨度那听说,李长庚一场招标会就筹资六百多万两白银,最神奇的是,这些资金都是要卖他东西的洋商提供的,所有的条件都对他有利。而且他对正在进行的币制改革,也提出了另人耳目一新的方案,财政部的人已经就新的方案进行了讨论,结果非常可行,他想听听李长庚本人对这个方案还有什么说法。

袁世凯本人比照片看上去要老了许多,但英武之气却又多了几分。李长庚连忙上前几步,鞠躬道:“李长庚见过大总统。”

“哈哈,果然是俊杰之才,这两天我耳朵里听得最多的就是你的大名,启明快坐下来,不必拘谨。皙子也坐。”

李长庚从上衣兜里掏出块手表,这是后世他在瑞士旅游时在一家私人制表工作室花十五万美元买的,递给袁世凯道:“来时匆忙一点小礼物,这是我在瑞士碰到一位制表天才托马斯.帕雷,从他那里花十五万美金买到手的,那家伙声称世界只此一块,永远不用上发条,24小时正负2-3秒内。”袁世凯心里一跳,一美元最少兑换两块大洋,15万美元,最少30万大洋。如果是真的,这小子给老头子我送的小礼物可是够重的了。

袁世凯握着手表笑道“礼重了,礼重了。”仔细一看却是惊讶不小,他是搞洋务出身,多少还识点货的,只见通过透明背壳可以看到表内极为精细的机械在传动。

“大总统日理万机,这样的腕表一是看着方便,二是走时精确,制表那家伙虽然自吹自擂,但据我所知,采用这样的技术工艺制做的手表,确实前无古人。如果把这块表,放到瑞士制表协会那里,那群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给袁大总统送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