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分别为: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唐朝史书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其中独孤信是杨坚的岳父。此集团有两大特征:1.“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2.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武分途之事”。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封隋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后来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掌权称帝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随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杨坚承袭父爵。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齐王宇宪曾对武帝宇邕:“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本来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宪后,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为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相士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友善,当着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资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又使杨坚度过了一次险关。这时,内史王轨又劝谏宇邕:\"杨坚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因为宇邕对相士赵隋帝杨坚昭的结论相信无疑了,便不悦地:\"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使杨坚再次化险为夷。宇邕死后,其子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被聘为后妃,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宇赟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妃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侍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几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赟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赟无杀机可乘。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老同学、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扬州总管。这样宇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时机还不成熟啊。”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宇赟是皇家世袭之君,不问朝政,沉溺酒色,满朝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宇赟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觉得这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他终于想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法招,将皇帝让给年仅6岁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22岁就丧命了。他的儿子静帝即位,任命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所以杨坚就在郑译和刘大隋朝疆域昉的帮助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杨坚当上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到长安,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统一南北西梁为南梁武帝萧衍之孙萧詧所建,初都襄阳,后迁江陵,前后三个皇帝,共三十三年。后梁实际上是北朝西魏、北周、隋的附庸。西魏、北周、隋都曾在江陵设置总管,以监统其国。开皇七年(58年),隋帝征后梁皇帝萧琮至长安,并派兵进据江陵,废掉梁国。灭南陈开皇八年(588年)十月,隋设淮南行台省于寿春,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全面负责灭陈的战役。不久,又以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杨广出**,杨俊出襄阳,杨素出永安,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蕲州刺史王世积出蕲春,庐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青州总管燕荣出东海。各路隋军共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杨广节度。东自海,西至巴蜀,向陈发动了全面进攻。面临隋军的大举南下,陈叔宝优柔寡断,不作任何应战准备,反而自我安慰:“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再来,无不摧败。”都官尚书孔范也附和:“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邪!”并诬蔑“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于是,隋军顺利渡过长江。开皇九年(589年)正月,贺若弼、韩擒虎先后渡江。当时,建康尚有陈军十余万人,但由于陈叔宝怯懦无能,也不懂军事,唯日夜啼哭,把一切大权交给嫉贤妒能的施庆,有才能的官武将不能发挥作用,致使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叔宝与其爱妃张丽华跳入枯井,后被隋军所俘。长江上游的陈军知大势已去,也都解甲投降。至此,陈朝灭亡,全国又告统一

状态提示:隋文帝--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