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帝国的脊梁>第133章 浩然之气

宜宾县城东门外,一长串的工棚搭了起来,里面一溜子摆开了十几口大锅,锅里面冒着热气,十几个妇人正在忙活着煮粥,每口锅旁都站着两个壮汉,安排着流民排队领粥。

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很快,流民们的头上,身上都是披上了一层白雪,原野马上变得雪白起来。幸运的是,并没有寒风呼啸,否则,这些衣衫褴褛的流民可就遭了大罪!

黄三站在凳子上,对着周围密密麻麻的人头大声喊道“乡亲们,看见大伙儿受冻挨饿,守备大人心里头不忍守备大人开恩,从今天开始施粥,连续三天。”

底下的流民在雪地里拜倒一片,都大声叫道“多谢守备大人”有的人却说道“守备大人是好人,可三天以后我们怎么办不是还要忍饥挨饿”

黄三压压手道“守备大人说了,如果大家愿意做工,咱们可以安排活计和住处,还有工钱。毕竟,谁都不能靠别人施舍活一辈子,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流民心动,有人接着问道“这位小哥,不知道守备大人提供的是什么活路啊是不是真的有工钱,还有住处”

黄三道“守备大人提供的活路在珙县,主要是挖矿,种地,还可以到工坊做工。珙县距离这里不到一百里路,同样是叙州府地界。如果大家不愿意,我们可以随时送大家伙回来,没有人会强迫大家”

王斌看着黄三,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黄三刚参加练勇时,拖着两条鼻涕,整个一乞丐似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家伙自从受了训练以后,再加上读书写字,变得跟以前迥然不同。

丫鬟秀荷在流民人群中目瞪口呆地看着王斌,过了一会,随即黯然离去。

张阿大脸冻的通红,胳膊上抱着两岁的女儿,另一只手牵着六岁的二儿子。女人则是和大儿子背着大包袱,一家人夹杂在一群一群的流民队伍里,向南而去。

“当家的,听那位施粥的小哥说,那仙峰山可是个好地方。到时候,你可以干活,小发和小旺可以上学堂,我照顾家里,咱们一家就再也不用挨饿了!”女人说道。

“上什么学堂!吃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堂?他们两个就待在家里,只要不惹事就行了!”张阿大白了一眼妻子道。

“当家的,人家上学堂不用钱,正午还管一顿饭,听说有菜有肉,尽管吃!还有,谁要是不让家里的孩子上学堂,就要被赶出去,不让在那里干活!”事关一家的生计,女人倒是打听的仔细。

张阿大睁大了眼睛,不禁脱口道:“你打听清楚了?天下竟有这样的事情!要是真的话,那感情好,小发和小旺可以上学堂了,也能混一顿饭吃。这办学堂的人可真是个大善人啊!”

“当家的,学堂也是这守备大人办的。听说这守备大人祖上是盐户出身,由几百口盐井,每年能挣几十万两银子!对人家来说,办学堂的这点银子,根本就不算什么!”女人羡慕地说道。

张阿大脸色一喜,点头道:“要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这守备大人真是个好人啊!天下有钱的多了,可有几个人会花钱在不相干的人身上!咱们是走了狗屎运,遇到贵人了!”

“爹,我真的可以去上学堂了吗?”小发吸了一下鼻涕,昂着冻得通红的脸问道。

张阿大心里一酸,他摸了摸儿子的头,点头道:“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小发和小旺都可以上学堂了!你们可要记得这守备大人的恩德,好好跟先生学东西啊!”

小发懂事地点了点头,张阿大带着家人,加快脚步,在漫天的雪花中,满怀信心地向前而去。

范誊在王斌的安排下,到湖广买番薯种子,王斌拿出写个五姨太的信,让他顺路捎到重庆府。

三天后,宜宾城里的一万多流民断断续续到达了仙峰山,李破奴那边已经搭起了一些茅屋,流民人数众多,一百多间建造好的房屋根本不够。

上万流民,可以对仙峰山上的铁矿,盐矿和煤矿等进行开采,仙峰山上的那些旧矿,所需的人手就不少。

由于自己铸钱,王斌也不怕这些人的薪钱。就凭这几千人的铜钱消费,还远远形成不了通货膨胀。

有感于粮食的重要性,大雪山周围的几县,包括叙州府城宜宾,几乎是一夜之间都建起了王斌自己的粮行,当然,挂的还是重庆府“巴渝米店”的牌子,具体的经营事宜都由黄三负责。

成都府有黄小龙负责的粮行,重庆府有五姨太开的粮行,现在王斌的粮食生意已经占据了整个四川市场。

棉服源源不断地运上了山,过了几天,重庆府也运来了几船大米。几座山上的士兵和流民们,也终于可以热热闹闹的过个好年了。

为了山上的士兵们能过好这个春节,王斌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准备了大量的年货和礼物,在节日要到的前几天,全部让人送上了山。

吴锦萍仍然在守孝期,王斌写了一封信给吴锦萍,把自己的一些情况告诉了她,说自己在这里一切尚好,无需挂念,让她注意身体和安全,照顾好母亲云云。

康熙十年1671年的春节到了,除夕夜,所有的人们都沉浸在了节日的快乐之中。

王斌没有回富顺,董平和王前也从富顺县赶了过来,大家的新年一起在大雪山上度过。

几个老朋友在一起,加上孙氏兄弟、戴梓父子、高元爵、马撒依姐弟等,一行人聚首,都是兴奋异常。

天空繁星


状态提示:第133章 浩然之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