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争辩
卢登明说着,脸色越来越沉重,道:“今天把大家叫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事,大家讨论讨论吧,10来年前那次,西医方面,效果不是很好,我希望这次你们不要掉链子,如果谁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色,卫生厅会拟定名单,向卫生部举荐,风险与机遇并存,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下面你们中西医双方看看怎么样才能拿出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出来。”
话音一落,下面就直接炸锅了。
10来年前的那次,大家都知道,西医输了,输的彻彻底底,然而,西医就像跆拳道、肯基基之流,系统化、简单、快捷,所以更容易适应市场,而中医和中餐,却温温吞吞的,始终以中庸之态,在后面伛偻前行,甚至,让许多人认为,他不行了,然而,真正的大病,却依然要他出手……
但是毕竟每个人的屁股坐在地方不一样,屁股决定脑袋,所以,有些东西即便知道,也会刻意的去回避。
于是,刚开始讨论,中西医的一些专家们,便开始争吵起来。
很快,中医专家们便被西医专家们给难住了,顿时哑口无言,林枫叹了口气,实在看不下去了。
“如果拿唐朝名医的医案,即便是辨证施治,按方抓药,也很难治疗一些现代人夏天的感冒 。因为唐朝医生不知道有空调这个东西,现代人大夏天的不但猛吹空调,还每天都吹,即便按方抓药治好了,过几日还是犯病的。
没有找到病源,又如碰到年轻女性得了癌症,唐朝名医有可能也是治不好的,现代的道家传人会问你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这个病啊,是不是鞋厂的,接触有毒胶水了吧,工作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苯、二甲苯等致癌物啊,先脱离这个环境 然后再治病。
这就是现代的道医风范,你不用督促他研究现代知识,他自己花少量时间随便看看就会了,现在中医院的大学生愤愤不平为啥非要让中医学习英语呢,也不想想老祖宗葛洪就是化学家, 研究置换反应,研究药物毒理的高手。
然而,现在研究化学,毒理学最发达的反而是没多少年历史的欧美国家。
流行病学统计完备,如果连外国期刊都看不明白,又如何海纳百川呢,对一些人来说,中医只是承载了老百姓对国学的信仰,而不承认,它真的能治病。”林枫道。
“这位年轻的中医专家,你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你就回答我们一个问题,中医那么厉害,能治近视眼吗?”一个白色苍苍的老人笑嘻嘻的道,他的脸上,尽是戏谑的笑容。
林枫哂然一笑,道:“近视就是目力弱,大多数的近视,度数不深的直接把眼镜摘掉,把电脑屏幕或者书籍放在眼睛即将看清而又有点模糊的距离,用眼内肌肉挤压眼球,而又不是眯眼,一开始可以瞬间眯眼一下找找感觉,这个也说不好,感觉自己慢慢找,有时候瞬间能看清,以后慢慢练习找到感觉后停留在瞬间看清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和常人一致,其实近视戴眼镜也没啥事,要不想戴就摘掉或者换一副度数低的,慢慢练习眼内肌肉调节挤压眼球,一年半载的就好了。”
“哈哈哈,说的跟真的一样,请问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吗?”立马有人大笑了起来。
“那我请问你,你们治疗感冒的时候,敢不敢对病人说,一定可以治好,还有,你们所谓的科学依据,是拿来就用,还是自己也自己做个类似的验证?”林枫道。
西医方的专家们顿时不说话了。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同样的药,两个人都发烧,却可能其中一个根本没用,所以西医方面,一般遇到感冒的,都先是让他们不严重的话,喝点水,实在想吃点药,就搞点消炎药之类的,至于好不好,就看运气了。
实在没好,下次再来医院的时候,又换另外的药吧。
而这方面,中医似乎有那什么辨证而治,一个普通感冒,可以分成好几种情况来配药……疗效的确好一些,但没有什么科学数据来支持。
至于林枫所说的西医的科学依据,那可跟中医那些古籍不一样,西医是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的,而中医古籍,是人篡写,肯定有艺术加工成分。
“林专家这个么有信心,莫非你也验证过古方?尝试过所谓的神农尝百草?”
林枫淡淡一笑,道:“我上学的时候,对学习特别、特别的认真,凡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当老师讲到‘反复颠倒,心中懊恼’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伤寒教研室的第一任主任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陈老先生。
我下课后就追着陈老,说陈老师你告诉我什么是‘心中懊恼’。
我们在东直门的那个大院里,陈老的办公室是在六楼,那个教室是在教学楼,我就是从教学楼一直追到陈老的办公室,陈老没辙了,说就像吃了生乌头的那个感觉。
我就说‘老师你能不能找生乌头我尝尝看看?’
陈老哪敢给我尝生乌头?生乌头里头有乌头碱,吃完就要中毒,不过老人家也没辙,说就那就这样吧,我要真想体会心中懊心恼,那就准备一头紫皮蒜,你空腹的时候你就吃下去看感觉怎么样。
我后来就找到一头紫皮蒜,吃了,刚吃了两小瓣,鼻涕也出来了,眼泪也出来了,口水也出来,胃中那种火辣辣的感觉想拿又拿不出来,忍都难忍。
不过我并没有退却,很多时候,都会尽量尝尝那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