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回到沙丘宫,宋君偃便接见了郯君和卫君姬劲,好言安抚了他们几句,并保证宋国在结束所有的对外战事之后,一定出兵帮助他们复国,讨回公道!
等到郯君和姬劲退下,宋君偃又召集黄庸、苏贺、子干、张烈、匡章、苏秦六人入宫议事。张烈早已从南线赶回商丘,苏秦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使越军大举进攻楚国的广陵郡之后,也随之回到商丘。
“大致上的形势大家已经了解了。齐师伐我,现在齐国的军队在田婴的统率之下,已经相继灭掉郯国、吕国,只不过现在齐军在博阳稍事休整,又接到了楚军已经向我们宋国投降的消息,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宋君偃坐在主位上,两只手叉着宽大的衣袖,昂首说道,“现在在商丘一带的军队有十五万人,除掉一些必须看押楚军降卒,还有守备部队,我们宋国至少能出动十万人的兵马抗齐!而且相国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军需,可以一战。战否?如何战?”
打不打?这仗怎么打?
对于抗齐一事,宋君偃还是心存顾虑的,伐楚一战,宋国也是伤筋动骨,这个时候再去招惹强大的齐国,显然不是太好。
宋国再强,军力再盛,也不能接连不断地用兵。
匡章张了张嘴巴,有意说不能打,但是他的出身有些尴尬。匡章生为齐人,又当过齐国的将领,这个时候为齐国说话的话,很容易被宋君偃乃至于这几个宋国重臣的猜疑。
还是张烈出声道:“君上,我认为不能战。我宋国固然还有一战之力,但是也不能不顾后果地去开战!伐战之事,关乎国运,我们宋国若是出兵抗齐,与齐国开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没有。难道要为了帮助郯国、吕国复辟,为了博取君上的仁义美名而去不惜代价地跟齐国开战吗?事不可为啊,若是在年初的时候,在我们宋国还没有取得楚国的淮南郡和九江郡的时候,或许跟齐国的这一战在所难免,但是现在大可不必!”
张烈慢条斯理的分析道:“无利不起早。现在与齐国开战对于我们宋国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没取得淮南郡和九江郡的的时候,我们宋国还不够强大,要依赖于泗上诸侯国的帮衬,似卫国一般不遗余力地支持。”
“但是现在不需要了。以前有着吕国、郯国的存在,还可以作为宋齐两国之间一个缓冲的地带,因为我们宋国不敢也不能直面齐人的兵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宋国强盛起来了!可惧齐乎?”
宋君偃疑惑地道:“既然不惧齐国,何以不战?难道任凭齐人占着郯、吕两国的城池土地,弃之不顾吗?那可是十几座城邑,差不多一个郡的地盘啊。”
张烈又好气又好笑地道:“君上,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的利益,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被张烈这么一“训斥”,宋君偃的脸上有点发烧,挂不住啊。不过他的心里也没什么芥蒂的,毕竟张烈是为了他好,而且子偃在城池土地上,的确也是比较小气的,割让城池,等于是割他的肉啊!
没错,在宋君偃的心里,原本郯国和吕国的城池土地就是他们的宋国的!
这些城池可是宋军带着泗上诸侯国的军队,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啊。将士们浴血奋战打下的疆土,怎么能就这样拱手让人了呢?
“祭酒大人,寡人知错了。请你指教一下。”宋君偃还是乖乖地向着张烈作揖道。
张烈道:“君上啊,我们换个说法吧。此番伐楚,我们宋国是彻底将楚国给得罪了!这几年我们宋国接连与齐国、越国、魏国和楚国交战,甚至连赵国、韩国都有交战过,可以说现在我们宋国是四面树敌,举目无友了。”
“原本楚国还算是我们宋国的坚定的盟友,可是这一回我们宋国的虎狼之师,不仅打垮了楚国的主力大军,还攻占了楚国的淮南郡和九江郡,这已经是撕破脸皮了!这是很危险的,这样下去,我们宋国就会被列国孤立的!”
宋君偃有些不解地道:“赵国不是已经跟我们宋国结盟了吗?宋国若有战,赵人不会坐视不理的吧。”
张烈嗤笑道:“赵国也算盟友?姑且算一个吧,但是一点都不坚定。或许在一些邦交之事,还有通商互利方面,赵国会帮助一下我们宋国,但是伐战之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赵人是不会派兵来救援我们宋国的!这一回楚军攻入我宋国腹地,君上已经向邯郸方面求援,可是赵雍是怎么回应的?”
“赵国只是一味地推诿!他只是寻思着让我们宋国跟楚军死磕到底,等到两败俱伤得差不多了,赵国这个渔翁才会站出来。赵国现在是没什么担当的,在不触犯赵国的利益的情况下,赵侯是不会答应出兵的!”
宋君偃微微颔首,暗自思衬了一下,觉得张烈说的很有道理。
赵国只知道一味地猥琐发育,齐国大举进攻中山国,好嘛,这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中山国就是赵国嘴边上的肥肉,自己还没吃掉,你齐国就想要过来抢走自己吃掉,这还了得?
于是赵国举兵帮助中山国抗击齐人的入侵。
秦军在西面大举进攻魏国的河东地,魏王向邯郸的赵侯,新郑的韩王求援。韩国还是挺给力的,一下子出动了十万人的兵马,可是赵国只派出五万军队,三晋联军,算是勉强挡住了秦军的强大攻势。
等到宋君偃求援的时候,赵国却一兵不发,甚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