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战末为王>第七十七章:名声的作用

任命书仅仅只是一份任命书,新成立一个郡,并非只需要一份任命书就能解决问题的。

但现在交到李卫手上的,却仅仅只有一份任命书。

郡治放在哪里?郡里的其他官员又是谁?

这些统统没有下文,好像就是告诉李卫,你是郡守,随便折腾去吧。

不是李牧等人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而是实在没精力去搞。

新中山郡是什么情况,他们一清二楚,根本就没有官员愿意去,除了跟被贬没什么区别以外,那里还是一块是非之地,被夹在燕、齐两国之间,随时都有可能丢掉。

这种情况下,谁会愿意去把身家性命赌进去?

所以,上面干脆也就不管了,直接丢给李卫一块是非之地,人口稀少之地,随便你怎么折腾。

若是出了成绩,到时候再派人去接收,若是没出成绩,则再看将来怎么打算吧。

这才有了李牧先前警告李卫的那一番话,其实也就是告诉李卫,上面没空管你,自己去那旮沓里玩去吧。

“郡治选在安平是最合适的,这里相对与邯郸的联络更近一些,若遇事,也更方便求援。”从安平县出来,鞠摇了摇头,有些失望。

“郡守尚不敢置身于险地,万民当何看?”李卫转头看向众人。

心态放的很平,并没有觉得自己是郡守,来了治地就要怎样怎样的。

就算自己是郡守,现在也是新人一个,光杆司令一个。

待在县令这个位置上的,哪一个不是在官场沉积一二十年的老油条?

别看县令这个官职不大,但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们对于局势的判断,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

安平县令郭艺对李卫是热情有加,但真正的恭敬却就未必了,他同样不想让李卫将治地设在安平。

当然,李卫也压根没想过要设在这里。

“主上,暂且让他得意二三日,待主上在这中山郡站稳之后,再来收拾他!”张耳建议道。

“恩!”李卫点了点头,不愧是做过县令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不同。

其实李卫也是这个意思,自己在这里没有根基,又得不到邯郸的全力支持,刚一来就跟这些地方大员硬肝,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但也不能一味的软弱,那样只会让这些人更加看不起自己,更加轻视自己。

“传令各县!派人到燕、齐二地散布消息,凡迁回中山郡的,一人分地一百五十亩,凡整户迁回的,额外奖励一百亩,五人以上,每多两人奖励五十亩地,有艺在身的,到郡治地进行评测,除以上奖励外,每人至少再奖二百亩。

同时告诉那些迁徙的百姓,只要回来,中山郡提供农具,提供种子,提供居所,提供他们到来年秋收之前的口粮。

各县以现有人口为基础,一年内人口增幅不到三成的,县令一律免职,由县丞顶替,一年内人口增幅超过五成的,授爵一级,增幅超过一倍的,授爵两级。

传递这条命令之前,先命人抄录各县人口数量。

另外在中山郡内,开始试行新的军功爵位制度,将优先在军中进行授爵,随后在各县授爵,所有授爵奖励,一律在中山郡发放,若士兵将家人迁徙至中山郡,按照爵位,以一百亩地开始,每级递增五十亩。

对了,记得传令各县,让他们一个月内各自派一千青壮到郡治地……”李卫吧嗒吧嗒的说着,旁边的鞠、张耳等人则是疯狂的记录着。

因为语速的原因,所以他们只能记个大概,记一些重要的数据,等到之后再去根据这些数据填充,反正大致的意思他们都记得,错是不可能错的。

“主上!现在能让现有的人口不饿肚子还是个问题……”张耳满脸为难的说道。

这一路上他也没少了解中山郡的情况,作为唯一一个担任过县令的人,张耳自然是轻车熟路,给李卫提供了不少的意见。

关于李卫的治地,让所有人都很意外,李卫竟然选择在了海边,那里根本就没有城镇,需要重建。

但李卫也并不打算立即重建,接下来他将抽调部队驻扎那里,治地就在军营内。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粮食咱们没有,但能吃的还是有不少的,马上你们就知道了。”李卫笑了笑。

这时代的海洋生态还没有被破坏,打鱼的话根本就不用出海太远,在还能看到陆地的地方撒网下去,一网就能捞上来不少。

不敢说吃的太好,但不饿肚子还是没问题的,这一点李卫还是很有信心的。

“另外传令各军,即刻抽调各部力气最大的士兵,一师至少出两队,月底之前,抽调士兵必须到治地集结。”

一个师两千五百人,抽走二百五十人影响也不大,整个边境地区在册的有十二个师三万人,也就是一共抽调三千人出来。

除此之外,原本在后方的预备队也会顶上去一部分,代替这些被抽调的士兵。

而被抽调的士兵,一定程度上顶替了预备队的职责。

所以这只是一次看似简单的换防任务,对于整个局势并无大碍。

且李卫要走的又不是各部精锐,更不是整部整部的要走,而是要他们挑选出力气最大的士兵,就这一个条件。

所以对于各师来说,选人也并不难。

当然了,就算难也得照做,李卫手中可是有虎符的,跟地方上的那些县令不同,他们可不敢不听李卫的命令,李卫不敢直接砍了那些县令,


状态提示:第七十七章:名声的作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