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恐怖悬疑>钢铁鲜血烈焰>第213章 衣食住行
地的开垦,之后的粮食产量只会更高。渔业、家禽放养方面的收入同样喜人,至于这些鱼、鸭、鹅吃过多少落水清兵的肉没人关心……

和吃饭问题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过冬问题,要知道很多垦荒工作可以拖到明年开春,但过冬则是迫在眉睫的。在后世南京-上海一带的人戏称自己是最耐冻的人,而考虑到高湿度对寒冷的放大作用,此言非虚。十七世纪小冰河时期的江南冬日比二十一世纪要冷的多,若是没有大规模、组织性的过冬措施,那么好不容易在反剃发运动中幸存的民众,怕是会有一大批死于酷寒。

夯土,更多的夯土,更厚的夯土!由于考虑到木制房屋在兵火中往往成为烧死自己人的猪队友,所以新修筑的房子尽可能减少可燃材料的使用,唯一暂时还没法替代的是屋顶——用瓦片显然是发疯般的奢侈,用预制板则是目前水泥产量还远远不足,又被修城墙和防御工事大量消耗,所以只能用茅草了,好在茅草容易拆卸,况且只是屋顶可燃而非整个屋子可燃,猪队友程度比木房子还是低一些的。

在大量土墙茅草顶的“避寒房”修筑的同时,棉袄也成为过冬的重中之重。之前毛雄辉夸下海口说要“工业革命”,结果实际上弄出来的是“弹棉花革命”,毕竟之前没有人组织过这么大规模的弹棉花、缝制棉袄的行动,至于这些追求产量和速度的棉袄比较难看……面临冻死危险的情况下谁还在意?

衣、食、住三个问题解决之后,下边的问题就是行了。镇江伯的战略依然是“陆地防御,水上进攻”,船只在整个军事体系中占的份额非常大,而除了战场,其实还有武装商船,毕竟清军在侧,各种运输人员、物资都存在遇袭的危险。

随着燧发火铳制造的爆发性井喷,原先淘汰下来的,用火绳的超重型火铳最佳的去处就是船用。当装着黑洞洞的“大铳”的商船在镇江伯辖地各处水域航行之时,那种震慑力、控制权可谓无与伦比。甚至出现了水贼把烧黑的木头弄成火铳状冒充官军去敲诈的情况,当然这股水贼很快被剿灭,贼首的脑袋挂在镇江城头上晃晃悠悠的。

随着镇江伯统治区域的“秩序化”,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成了显而易见的事。其中感叹最深的是阎应元,在某种意义上,他理想中整饬完善的社会已经实现了,尽管规模小了点,而在他的概念中能和镇江伯、武宁郡主这一系列“义举”类似的,恐怕只有当年的朱元璋吴王时期经营江南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三条“崛起”之道,在阎应元眼中,毛雄辉至少做到了两条半。之所以还差半条是因为现在的满清毕竟不是的末期蒙元,所以不存在北方持续火并无暇顾忌南方让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家野蛮生长的事情,现在的阿济格虽然前往湖广和李自成打的不可开交,但应天府的博洛、苏州府的田雄都对着镇江伯在南直隶的三府十县虎视眈眈,更不用说虽然左梦庚、刘泽清、刘良佐三个近乎废物,但清廷还有大批的战将、军队没有出动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现在,似乎已经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风声……”


状态提示:第213章 衣食住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