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网络游戏>文明科学系统>第167章 环赤道煤矿带

11863吨运载量在航天中意味了什么?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运载火箭土星五号的月球载重量是45吨,明日号这一趟的运载量是这个数值的263倍,还是前往火星。

人类的大型通讯卫星在2吨左右,老米那号称能在太空拍人面孔的大型探测卫星不到两吨,这意味了忽略空间因素明日号能一次性运5000个大型卫星。

“陆指挥,6个火星全球通讯卫星已布置完毕,12个光学探测卫星,78个遥感探测卫星也已完成布置,飞船正在下降到火星地表,进行探测仪器、采集机器人包括和探测车的布放。”

大胖妞发射后的第三天,由卫星组成的火星通信系统,和光学探测跟遥感探测卫星组成的太空探测系统就布置完毕。

“先激活通讯、光学探测以及遥感卫星。”陆毅看着屏幕中那颗赤红色的星球,下令道。

40亿年了,除了偶尔的陨石坠落,火星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星球外造访。

接下来明日号将在火星各个区域分布式的布置138个大型火震仪和138个大型热流探头,将配合太空的光学探测卫星跟遥感探测卫星对火星来一个立体全方位的精准分析。

除了火震仪和热流探头,还将投放60辆集地表探测、钻地功能、潜水探测于一体的三栖探测车,每辆探测器都配了3个多用途采集机器人和相应的分析仪器,针对火星的可疑区域进行跟踪探测。

这时距离火星窗口期还有几个月时间,地球和火星的距离还有一亿五千多万公里之遥。

通过火星探测组的卫星通讯站,指令传到地球太空的通讯卫星,随后电磁波再花费8分多钟把指令传到了火星的卫星系统。

所有卫星完成激活,开始按照指令对火星进行高精度的拍照和遥感探测,一个多小时后,一份更精准的火星数据又通过通讯卫星的链接返还回来。

超算在快速分析着这些数据,屏幕中的火星图像也在不断刷新,一行行参数在屏幕上刷新,一个个红色绿色huáng sè的区域被标注了出来,这些都是物质成分跟环境土壤有差异的异常可疑区域。

红色的信号区域最多,疑似是金属堆积区域,绿sè qū域较少,从遥感信号反馈中是地壳深处的地下湖泊或者冰块,huáng sè的只有不到百个,疑似煤矿区。

“这......”

当火星最新的遥感数据刷新出来,火星探测组的所有人都是瞪大眼睛愣住了。

太有规律了,这些信号区域太有规律了!

绿色疑似地下水的还好,大大小小的信号点并不多,范围大部分也集中在两极区域,对此大家并没有感到惊奇,因为火星两极有水冰早就是确认了。

真正让大家fā lèng的是疑似煤炭的huáng sè信号区域,信号很清晰,并且97个信号区域有93个都是集中在赤道区域,就如同一条裙带环绕了火星赤道一圈。

更让大家感到震惊的是,遥感探测到纯度比较高的金属信号反应几乎和这些煤炭区混杂在一起,火星其他区域的红色金属信号反应反而纯度指标不高,跟自然界一般的矿脉没多大差别。

“这绝对是火星人遗留下来的痕迹!”

“这么强烈的碳信号反应,这一定是碳基生命,并且从位置都在赤道区域来看是对光照有很高需求的生命!”

探测组的人情绪激动起来,原先火星洞察号探测器从地震波参数中发现异常从而确定火星曾经拥有文明,但那也只是一个地震波参数,具体细节方面没有一丝知晓。

不过现在大型卫星遥感系统反馈过来的数据,却是宏观把火星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揭露出来,从密集的碳反应来看这确定是碳基生命无疑,从密集分布在赤道区域,表明这是一个对光照需求比较高的生命种族。

最重要的是,确定火星人是碳基生命类型,那就可以确定在火星人存在期间,火星磁场是很稳定的存在,只是后来发生了未知意外磁场才消失了。

如果星球没有磁场存在,碳基础的生命可能一些顽强的细菌能在太阳风下生存,但绝对不可能发展出高级生命,发展出智慧文明。

“这有个疑问,既然是碳基生命,那参考地球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单赤道,其他区域肯定也会有生命在繁衍。”

大家都在激动的同时,也有人冷静地提出疑问:“我想在磁场存在,大气层不稀薄又拥有水汽蒸腾的前提下,火星的环境气温会比地球低,但也不会低太多,也肯定不会只有赤道才有生命繁衍。

碳基生命漫长的繁衍生息会沉积出大量的碳物质,这也是煤炭和石油的由来。

从这个角度分析,那火星遥感探测到的煤炭区域就不应该只是围绕在赤道区域,在其他温带区域甚至寒带区域也必定会有富集的煤炭信号反应才对。”

“这会不会是火星人对煤炭石油的利用,把全球的煤炭和石油采集到赤道城市区域,最终文明灭绝就全留在赤道区了。”

“煤炭和石油的利用无非就是烧,煤炭和石油中的碳在燃烧后会也是变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重新排放到大气中,甚至不烧单那里暴露空气中都会慢慢风化和经历缓慢化学反应转换成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排放到大气。

这些排放到大气中的碳,会被植被吸收重新沉积起来,这是整个星球的碳循环。

碳循环的存在,决定了碳元素可能会在星球某个区域富集,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除了


状态提示:第167章 环赤道煤矿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