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英雄杀>第097章 擂鼓激战,怕死苟活 求收藏,求推荐

没有了“天火”,箭矢也不中用,只靠礌石、滚木、热水、抵篙这些东西,临湘守城的压力一下子就增大。

吴军奋不顾身,舍身忘死的形象也不断地冲击着临湘城上的守军,特别是没有长时间接受军国思想洗脑的梅山蛮,对他们的影响不小。

梅山蛮的脑海里,知道的还是于圭从他们部落的酋长里用粮食和食盐雇佣了他们,酋长让他们跟着于圭吃香的喝辣的,顺便帮于圭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麻烦,仅此而已。

之前同部落的弟兄战死沙场,已经对他们的冲击很大了,要不是现在处于敌我双方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各部梅山蛮也被于圭掌控起来,再加上梅山如今已经大雪封山,要不然梅山蛮或许会一走了之。

现在看到吴军不断攻上城来,梅山蛮还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想法,只要不是危险降临到自己头上,还想着要偷偷懒什么的。

“守城懈怠者,杀无赦!”于圭看到城头的防守情况有些不太对劲,立刻厉声大喊,迫使梅山蛮不得不在此役中出力。

“杀!杀!杀!”随着于圭的那一声怒吼,临湘城上的士气骤然上涨,梅山蛮也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候不能忤逆于圭的意思,否则真有可能从背后砍来一刀,砍飞了自己的脑袋,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出点力气又何妨!

如此一来,城头的梅山蛮们杀声震天,斗志昂扬,手中的长枪和大刀不自觉的就紧了紧,一旦看到吴军攻上城来,立刻就是三五个梅山蛮围了上去。

刚刚登上城头的吴军还没看清楚城上的局势,就被梅山蛮解决掉,要么是削去了脑袋,要么被长枪捅下了城,场面十分血腥、残忍。

“擂鼓,助威!”于圭看到手下将士们奋勇杀敌,也是被他们的所作所为激励到了,此时于圭也是热血沸腾,便立刻下令重重擂鼓,激励将士们继续作战。

战鼓声能激励人心,刺激将士们的心脏勃勃的跳动,让将士们血液流速更快,手中的力气更强,麻痹、忘却身上所受到的伤痛,直教人一味的进行战斗。

三通鼓声作罢,临湘城上的城防依旧牢牢掌握在于圭手中,城上的梅山蛮损失还保持在十位数,可以说损失近乎为零,而临湘城下的吴军则至少布下了一千具尸体,由此可见敌我双方消耗的差距,吴军战士的惨烈程度。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于圭虽然不清楚是不是真的打完三通战鼓,手下的将士们就不中用了,但还是趁着城头的压力不大,一批批的将先前作战的梅山蛮替换下去,随后用一批新的将士上去作战。

此时,城防人数优势直接凸显出来。临湘城内至少有一万八千名可战之士,于圭将他们分成四部,每部四千五百人,四班相互轮替,日夜相继。

如今第一部梅山蛮被替换下,第二部以逸待劳的将士被替换了上来,士气和体力都是充沛状态,遇上疲惫不堪,浸泡在寒风冷雨中已经小半个时辰的吴军,自然是轻而易举。

而吴军大战了小半个时辰,还无法对城头上的临湘城防军做出有效的杀伤,士气也比较低落。

再加上天气寒冷,将士体力消耗加剧,雨水打湿了云梯容易滑倒等情况,吴军之中逐渐弥漫起一股打不赢,不敢打,想偷懒的心思,虽然没人敢回头逃跑,当装作体力不支猫在城下还是可以的。

云梯总共就这么多,也就十几二十架,想要登城就必须排队,而使用云梯的时候也可以装作脚滑从云梯上摔下来,如今临湘城下埋了这么多死尸,从云梯上摔下最多收点轻伤,这也比登上城头送命要好。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吴军中擅长苟活的老兵油子可有不少,打战或许不行,但演戏和逃命技能近乎已经点满。

东吴军队主要采取豪强部曲制,大部分士兵都是将领的部曲、私兵,等于是将领的财富,士兵基本没什么人权,更别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泥腿子想要改变命运只能抱好大腿,然后还要得到大腿赏识。

宰相门前七品官,寒门只能投靠有前途、有地位的文臣武将,就此做出点成绩来,获得大佬赏识,这样才有机会为官。此时的江东已经有后世东晋的一些雏形,只不过主要表现在军队和武将这一方面。

东吴武将的军队主要靠自己攒,慢慢养活,因此越牛哔的将领对自己的手下越好,装配精良,吃饱穿暖,士兵和将领也是一荣俱荣,肯为将领付出生命。

另外一个来源就是靠主公赏赐,赏赐的士兵大多是俘虏、罪犯,要么是征服山越、打赢曹魏、蜀汉得来的,要么有人犯事了被充入军中。

这群人对东吴政权就有些不服气,但由于被上层将领严加看管,不得不听命行事。而这群人也通常更为自己着想,战场上就忙着保命,而不是为将领出力。

这也正是东吴兵马在同等数量下,通常打不过以军功制度为根基,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曹魏军队的原因。

曹魏至少在曹操时代,可以从小兵一步步获得军功晋升,成为军队中的中层和高层,于禁和乐进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只要这俩人在曹魏军中,其余曹魏士兵就会奋不顾死,拼命立功,幻想成为这俩位一样,荣华富贵。

而这种事情在东吴基本不可能,虽然后来出了一个丁奉,但要知道丁奉从一个小兵熬成将军用的多久!

丁奉从赤壁之战就参加了战斗,随后合肥之战、濡须之战、南郡之战


状态提示:第097章 擂鼓激战,怕死苟活 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