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中,最为盛名的,当属两年前以不至弱冠之龄夺得宝庆二年文试探花的顾氏郎君。圣人于大殿之上,朱笔一挥,从众多芝兰毓秀的学子中圈出了一位格外俊秀的儿郎,因其实在容貌出众,向来又有探花美仪郎的传统,故圣人点为探花。此人,便是三水镇的顾氏郎君。
试后,圣人恩赐状元探花榜眼三人各自衣锦还乡,以示荣宠。这位美探花回来游街的时候,三水镇的户民们,得空的都去看了,挤在了道路的两边,很有些与有荣焉的意味,自然人们都知晓,那状元郎在游街之后,立时便是去探望了自己的授业恩师,赵崇赵先生。
时下科举,有一个这样的传统。如你过了乡试,那与你一同参加此地乡试的,且同样过了文试的,便为同窗。而这乡试的主监考官,便是你的先生。
如顾郎君这般,一路从童生考到探花的,便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多了一大波连他自己都记不全名字,认不清相貌的同窗,以及一句之恩的诸位先生们。可这位赵崇赵先生,却是顾郎君真真正正的授业恩师,郎君甚是铭感五内,如此这般行事,也颇有些要为自家先生造势的意思。
于此,赵崇先生善教的名声便在三水镇彻底传开了。顾氏郎君走后,赵崇先生声明大噪,多家书院前去聘请。
恰逢迟麓书院的两名院首均年老难以再胜任院首一职,迟麓同样派人登门。好些有上进心的学子们纷纷摩拳擦掌,托关系走后门,以期落在赵崇先生门下,虽说不敢奢望出息如顾探花那般,但若能中举,当个进士老爷,已然是光宗耀祖了。
可跌破众人眼镜的是,他既没答应迟麓男院,也没答应镇上第二大书院长齐书院的邀请,而是选择了迟麓女院,教导女学子。三水镇好些有上进心的学子们都十分伤心,原想着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再与赵先生上演一场顾探花的传奇,可谁料到这机会竟被先生自己灭在了摇篮里。
教授女学子,顶了天了,朝堂还能颁发给后宅女子们一个妇德容功之最吗?到如此,学子们的一番算盘算是彻底落空了。
而此问题,就又绕到了赵先生本身之上。他身为女院院首,定当是最为推崇女子进学的人物了。曾在赵先生门下进学的学子们,都晓得,赵先生膝下并无儿郎,只一小小女娇娥。
如今四五年过去,想来也已经长大了。这女娃娃,却并为入得迟麓女院进学,这确实为何。如若说赵先生是不赞同女子进学的,那么他大可不必答应迟麓山长的邀请,入这女院当这院首。
可他若是赞同,却为何不让自己膝下这唯一的孩儿进学呢。哪怕是给众人传达他支持的态度,也该让自己的女孩儿进学才是。这似乎是一个怎么圆也圆不会回来的悖论了。
众人又争执起来,谁也不肯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