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晚明之我是崇祯>第128章 满清科举
负责人,负责安全,只要科举平平安安地结束,济尔哈朗就立下大功一件。

到时候多尔衮再做一个顺水人情,重重地赏赐一番济尔哈朗,这样两人的矛盾就可以解开了。

但是济尔哈朗心中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多尔衮是在借机铲除自己,所以他必须要自保,于是在整个科举考试上面格外小心。

就在济尔哈朗准备回到后面的桌椅上面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考院外面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位武将。

“原来是祖侍郎啊。”

济尔哈朗看到来到考院门外的祖大寿,然后一脸微笑地说道,他和祖大寿也是老熟人了。

当年在战场上面,济尔哈朗和祖大寿也没少交手,后来祖大寿投降满清了,两人就成为一家人了。

在投降的明朝将领里面,祖大寿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没有兵马带过来,投降的也比较晚,所以地位不及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人。

在投奔满清之后,祖大寿也没有什么建树,平日里就是上朝下朝,在兵部做事,如今虽然是兵部侍郎,但是因为是汉人,没有实权,平日里都是闲来无事。

当初多尔衮也想重用祖大寿出战,但是祖大寿婉拒了,如今满清权贵对多尔衮重用这些汉将非常不满,所以朝堂上面的这些明朝降将的处境变的更加危险,祖大寿想要再起带兵已经不可能了。

“下官拜见和硕郑亲王。”

祖大寿来到考院门口,看到济尔哈朗竟然站在大门外面,顿时有些惊讶,立刻下马朝济尔哈朗行礼。

“祖侍郎来此有何事此时正时科举考试,如果没有别的事情,祖侍郎还是赶紧回去吧,这里可不是闲逛的地方。”

济尔哈朗对祖大寿也没有什么好感,当初在祖大寿手中还吃过亏,济尔哈朗随后冰冷地下达了逐客令。

祖大寿立刻一脸恭敬地说道:“王爷,下官是奉命前来送策论试题的,陛下已经出完题了,这是摄政王的令牌。”

祖大寿说完之后,立刻将一枚令牌掏了出来,然后恭敬地呈送给了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一听祖大寿的话,顿时一阵诧异,他知道会有宫中人送策论的试题过来,但是没想到竟然是祖大寿。

济尔哈朗接过祖大寿手中令牌,细细地查看了一番,同时看到祖大寿身后有一辆马车,马车上面是一个巨大的木箱子,木箱子上面锁着一把大锁头,还有几十个全副武装的侍卫正守卫在马车周围。

济尔哈朗看到这番景象,然后冷冷地看了一眼祖大寿,但是祖大寿倒是非常恭敬。

祖大寿上个月突然接受圣旨,皇帝福临请祖大寿入宫讲课。

祖大寿顿时大惊,立刻入宫面见了福临,他不知道皇帝召见他一个降将能干什么

见到福临之后,祖大寿才明白,原来福临是想和听他说一说明朝的事情,尤其是之前大明军队的情况。

福临虽然是少年天子,而且处处都要听命于多尔衮,但是随着福临的年龄越来越长,福临也渐渐地展现出了帝王的一面。

皇太后古特氏对福临的功课要求非常严格,请来了众多饱学之士为福临讲课,但是福临对于这些饱学之士的儒家典籍并不是很感兴趣。

福临认为大清能够有今天,都是因为八旗子弟的骁勇善战,还有他们对手明军的腐败无能。

于是福临就像多了解一些明朝的事情,但是这些老先生都不敢讲,这让福临非常不满,最后福临看中了整日不说话的祖大寿,于是将他招入皇宫,想要听一听当年的明军是什么样为什么数倍的明军打不过人数处于劣势的满清八旗军。

祖大寿对于福临的举动非常震惊,但是他还是坐下来按照福临的要求,为福临讲解明军的情况。

因为福临想要听的详细一下,祖大寿于是就从他进入行伍开始,将自己征战的半生都详细地道来了。

祖大寿身经百战,经历和很多事情,所以一时也讲解不完,但是福临非常喜欢听祖大寿这种战将的人生故事,于是福临令祖大寿这段时入宫为他讲学。

今日是科举考试,祖大寿本来是按时入宫面见福临的,但是当看到福临之后,发现多尔衮也在福临身边。

祖大寿这才知道今日是科举,皇帝是要出策论试题的。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28章 满清科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