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0基地一直呆了五天,视察了不少项目,留下了不少物资之后,李永吉再次启程,继续自己的视察之旅。
按照计划,李永吉此后的行程相当紧密,不但要视察江南各地陆海空三军的建设与组织情况,还要去各地视察当地的民生建设情况,视察项目包罗万象。
虽然行程紧密,视察工作也很劳累,不过李永吉倒是每到一地就会接受各种各样崇拜的眼光与膜拜,也不说每到一地都能品尝到当地的特产以及领略当地景色,单说看到各地欣欣向荣的建设成果,就能让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通过一系列紧张而忙碌的视察活动,也让李永吉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为啥另一个时空中,某国的金三胖明明浑身那么多病,却为啥那么喜爱视察了,实在是视察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异乎寻常的乐趣,真的会让人上瘾。
本来,对各地的视察活动,或者说皇帝出巡,要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份的,不过到了10月15日,当李永吉刚刚在杭州完成了视察工作,才抵达嘉兴军港,准备详细视察当地海军建设的时候,却忽然收到了一个来自北方的重要消息。与这条消息一同传来的,还有满清派来了钦差使者进北京。请求面见李永吉,目的则是跟自己的中华帝国全面议和。
说起来,对于那个退缩回东北的满清。李永吉最近因为太忙,都差点快忘了这一茬,不过这次咸丰皇帝驾崩,却提醒了李永吉,那就是满清还没灭亡,蒙古也依旧没有臣服,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大一统。
以前留下这个满清。是顾忌俄国人,想要有个缓冲。而且自己吞并的领土太大,速度太快,怕再继续打下去会消化不良,打算等自己干完美国人再回来收拾这里。
不过现在看来。俄国人已经彻底服软,自己的力量也空前强大,继续留着满清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到了现在,满清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也的确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对此,李永吉直接在嘉兴港拨通了北京军区司令员周达的电话,询问北京军区的建设情况,问他能否独立拿下满清。“我不是问你的军区有多少人,我是问你的准备情况。”李永吉道,“如果要现在就北伐满清。你有多大把握能一举成功?又需要大概多少部队,多少物资?这可马上要入冬了。你有把握在冬天打赢么?我说的是损失最小的胜利!”
“陛下您说的没错,这的确马上就要入冬了,按说冬天不利于作战,不过我军的准备工作更充分,正规军的话,能够保证每人都有一件棉衣,而且我的部队也多是北方人,在这里过了这么长时间,耐寒能力也很强,进入东北的话,完全没问题。”
说到这,周达继续道:“至于多少人么,陛下不是我夸口,如果要打败满清,只需要出动精武军一个师就足够了,最多再加点后勤保障的,算起来,去三万人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去多了人,完全是浪费。”…
“出一个师的精武军太浪费了,那都是自动武器,物资补充不易,太贵,不划算。”李永吉道,“这样吧,让新组建的国防军出击吧,出个十万人,一半志愿兵,一半义务兵,这样一算,不但部队的开拔费更少,而且也可以起到练兵的作用。”
“行倒是行,不过陛下,既然您说要练兵,不如来个大一点的,直接出三十万人,连着禁卫军一起,让大家都能上次战场,过过瘾,您看如何?”
“三十万人?知道三十万人出动,要花多少钱么?”
“没关系,只要打赢,钱不成问题,听说奉天的皇宫可也有不少好东西呢,抢一把,足够这次大军出动了。再说了陛下,我又不是让三十万人一起出动,而是分批次前进,让他们搞一次波次进攻。
简单说,我会搞成一个个攻击兵团,第一个攻击兵团打下一个城市,就地驻扎境界,让后面的部队继续进攻;第二波攻击兵团打下另外一个城市,继续驻扎警戒,让后面的部队再向前打,这么一波一波的打过去,不但可以起到最大限度锻炼部队的作用,而且稳扎稳打,绝对不会起反复。
再者说了,打满清可不仅仅是打东北,蒙古也要同时出兵,所以这三十万人我是要兵分两路,一路进东北,一路进蒙古,来个彻底解决。
甚至是,打下东北之后,机会合适的话,我们还可以找机会直接拿下朝鲜,陛下您不是说了么,朝鲜半岛在未来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必须要全部控制在我们手中么?正好,这次我们就以朝鲜还是满清的属国,没有向我们臣服为借口,一次性打下来好了。”
“你想的倒是挺美。”李永吉笑了笑。
的确,中华帝国建国后,朝鲜并没有像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中南半岛的小国一样,及时上表向中华帝国臣服,而是继续跟以前一样,臣服满清。
这不是说朝鲜不想,而是朝鲜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朝鲜在陆地上跟中华帝国没有直接搭界,相反,东北的满清却直接跟朝鲜接壤。
满清虽然丢失了大片国土。甚至丧失了统治中国的法统,但因为当初跑的快,还保留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别的不说,像八旗绿营等兵马,明面上还有三十万大军。
虽然这三十万大军其实虚弱不堪,战斗力低下,不过那得看跟谁比。跟中华帝国的军队比,的确弱的不行,但如果面对跟面条一样的朝鲜军队。那清军依然还是比较强大的。
而且,正因为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