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到4280米山顶,两个人坐下来和两辆自行车合个影,继续往前走,走到南疆这一面就是下坡了,石子路面对骑行来讲还是不错的,刻意的缓慢骑行,欣赏着南疆这面山坡的风景。
山坡上,前一年秋天堆积的草叶发着金黄色的光,今年春天新发芽的嫩草也争相冒出地面,发着嫩嫩的草绿色光,金色与嫩绿色混搭着在山坡上,有星星点点的艳丽的黄色野花已经绽放,冰川融化的河水顺流而下,河水清澈见底,有几头褐色牦牛正在悠闲的吃着草,还有几只调皮的小鸟躲在草丛里面发出清脆的鸟鸣声,那声音像是人在吹口哨似的。天空蔚蓝如洗,白雪皑皑的雪山就在脚边,骑行到了这里,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鸟语花香,水清天蓝,风景绝美。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
我之前一直以为,只有青藏高原才有牦牛,没想到新疆的高原山坡上也有牦牛,而且新疆高原上的牦牛过的这么悠闲,这就是新疆的特点,地大物博、水草丰美,牦牛都过的想吃就吃点,不想吃就休息的日子。
再下来,就可以见到有人家了,我们过去刚要问话,从墙头跳出一条巨型犬,通体黑色毛发,发着黑黝黝的光泽,可能是想在主人面前狠狠表现一下,对着我们吼叫个没完,我抽出驮包上插的军工铲,挥着军工铲冲过去,黑狗跑回家。狗的主人见状,说:“你不能当着我的面打我的狗。”我表达了我的一丝,就是想问附近有没有饭馆。他说:“我们这里不说饭馆,我们说食堂,食堂往前走一点,拐个弯就到了。”我们按他说的特征一路找去,只见有一扇木枝条拼起来的门,门高不到一米五,宽不到四十公分,又窄又矮,门上挂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食堂”两个字。我推门低着头走进去,整栋房子只有这一扇门,没有窗户可以采光,房子中间房梁上挂着一盏灯,房间里面只有一个人既是厨师也是服务员。我问了一句:“这是汉餐还是民餐?”对方说:“你已经到了南疆,要吃汉餐就要翻过山去走很远才有,我们南疆嘛只有民餐,这个地方找不到猪,再往前走吃饭不要这样问,人家会生气的。”我说了一句:“哈萨克族?”对方说:“蒙古族。”我惊喜万分说:“土尔扈特部,我是成吉思汗部,我们是亲戚。”我上前一步,准备来个拥抱。对方冷冷的说了一句:“我们不是亲戚,我们打过仗。”她说往后一直到巴仑台,基本都是蒙古族人家,也有几户维吾尔族人家。
一路下坡到了巴仑台,先到往三岔口的路口了解一下路况,路口设了岗哨,说通往乔尔玛的路被拦住了,正在修路,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我们只好在巴仑台找了个宾馆住下,两人商量,既然乔尔玛去不了,那就直接绕一趟南疆再回乌鲁木齐。
我们既然到了巴仑台,黄庙是一定要去的。
巴仑台镇隶属于和静县的一个镇,天山山脉的交通要害,历史一来从方方面面都受到高度关注,土尔扈特部东归后,有一大部分人在此地留驻。
巴仑台镇最有名的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黄庙,是新疆最大的佛教圣地。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又称“永安寺”,是在此地的土尔扈特部的总庙,巴州地区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喇嘛教寺庙群,法名为“夏尔布达尔杰楞”,有严密的寺庙组织和严格的学经制度。是一所综合性的喇嘛寺庙群,曾经设有哲理学院、密宗学院、医学院、佛学院等,这里经常开有大型法会,是一个大规模的讲经场所。
黄庙的由来:清光绪年间,清政府为了挽救并巩固自己的统治,联络当时的蒙古王公以确保边疆安定,拨款在昭苏、和布克赛尔、巴仑台等蒙古族集聚地兴建喇嘛庙,巴仑台的黄庙就是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光绪皇帝赐名“永安寺”。
我们俩来到巴仑台黄庙内,整体布局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两侧有平顶单层平房。由15个寺庙群组成。黄庙作为主庙坐北朝南在中央,其他14座庙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主庙四周,其中包括:居都外庙、曼巴庙、却拉庙、却金庙、盖干拉吾龙庙、乔克穷都宫庙、诺颜拉吾龙庙等。
从外观来看,前廊三间,略向外伸出,用四根大方柱做折角式,表面涂饰大红,柱头有十分醒目的彩画。檐部设有保护外檐的彩画的布帘。歇山式顶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不是一座方形大殿,而是沿轴线方向布局,下半部做藏式平顶,四面用女儿墙围挡,另一起段做“金鹿听经“的一组标志。全殿用金黄色涂饰,再用黄色琉璃瓦顶,使这个专体殿座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教寺庙。殿内空间排满了经幡与彩带,并备有坐板,铺上红毛毡。内墙壁上绘制佛教画。
大殿宏伟壮观,殿内供奉一尊27米高的麦德尔佛(即弥勒佛),是当年从青海省塔尔寺运来的,故俗称“青海佛”,大殿四壁皆塑有扩法神像,栩栩如生,生动精美。右侧是藏金洲,左侧为宗库,佛像虽已不存,但可看到残存佛座。庙内还绘制有十三幅宗教壁画,虽已剥蚀,仍依稀可见其真迹。十三幅宗教壁画分别是布仁巴克西、贡布、共古热、共尕、茶汗阿吾、却杰、代金巴吾、推木那木钭、巴音邻木思热、加木思仁、哈木、道尔吉基格基特、宗库等。
东距黄庙五百米,建有却金库热,大殿有16根雕花大柱,正中的四根雕有四条蛟龙,栩栩如生。据说这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