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朝的调味品,许年通过脑海中引擎的搜索,大致也知道一些。
现在把实物找出来,多少就能验证一下后人的资料是否属实。
最先找出来的,是两大罐青盐。
盐巴的颗粒很粗,捡起一颗丢进嘴里尝一下就赶紧吐掉了。
尼玛,这什么味,这怎么能吃。
咸味是有的,但是咸味里又夹杂着一股苦涩味,这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这不是海盐,许年能够吃的出来,因为他自己就是南方沿海人,从小吃着海盐长大的。
这估计就是内陆的盐井产出的井盐,而且加工工艺十分粗糙。
这就是粗盐,勉强可以用来腌菜。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来到唐朝你还能要求多高。
在一堆物品中继续找……
找到一罐白色膏状物,是猪油,这是好东西,可以炒菜,可以煎饼,可以炸油条……
总之用途广泛。
可是唐朝人是不是也这么用,许年不是很清楚,因为搜索到的资料记载,模棱两可。
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很多油,菜籽油,芝麻油,胡麻油,还有豆油。
找到豆油让许年愣了一下,不是豆油在唐朝有多么稀罕,而是既然都知道用豆子榨油了,为什么不进一步发掘,用豆子酿造酱油呢?
这就是手边现有的调料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米油盐有了,独缺酱醋茶。
缺就缺吧,也不是什么必要的物品。
许年继续翻找,这些物品是裴正手下那帮杀才明着抢来的,既然油盐都有了,没道理把该有的香料也放过吧。
那么大的货物集散地,会少的了这些东西?
别说还真的有,都装在一袋一袋排球大小的袋子里。
八角,就是大茴香;孜然,就是小茴香,桂皮,草果,香叶……
稀奇的是,还有胡椒与乳香。
这两样东西应该是舶来品。
唐朝时期有两条与西方沟通的路线,一条是陆地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
陆地丝绸之路发端于长安,经河西走廊,在撒马尔罕中转,到达波斯进入罗马,
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刺桐城(泉州),经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进入波斯湾或者红海。
这两条通道输出唐朝的瓷器,丝绸,茶叶,输入黄金,白银,香料……
而武关道又是江南物流进入长安的一条重要通道,所以在这堆物品中能找到胡麻与乳香,一点都不奇怪。
胡麻可以作为食品的调味料,但是乳香就不行了。
乳香就是一种纯粹的香料,点燃后他散发出来的香味,有安神的作用。
最后找到的,是晒干磨成颗粒状的蒜头粉与生姜粉。
也许是为了方便冬季保存,才这样加工的吧。
手头的材料差不多都有了,许年准备着手将下水变成美味。
猪下水和猪大腿都解冻了。
许年撕了两块布条塞住鼻孔,把下水提到洞口外面去处理。
皇甫芸看着许年匆匆出去的背影,悄悄的干呕了几口,她决定今天中午这顿饭,打死也不吃。
猪下水主要是猪肚和肠子的处理比较麻烦些。
把猪肚和猪肠里的残渣挤出去,再把里面翻出来,反反复复用地上的雪渣摩擦清洗。
甚至还很仔细的把肠胃壁上的淋巴结也都给挑干净了。
没有地瓜粉就用磨好的黄米粉,加入青盐,蒜粉,姜粉,加入雪水搅拌均匀,盛在一个大瓦罐中腌制入味。
猪肚猪肠处理完后,剩下的事情就轻松多了。
猪腰从中间一剖两半,把里面的白色腰囊剔除干净,然后切成薄片。
猪肺,猪肝,同样洗净切片。
腰肺肝不能多煮,多煮就老了,烫熟了就可以吃,鲜嫩美味。
下水处理好后,许年跑回去抄起斧头开始对付那条猪腿。
还是一条猪后腿。
用斧头将猪后腿剁成块,每块差不多网球大小,洗干净后,同样用青盐,蒜粉,姜粉,腌制起来。
闷猪肘子没有酱油不行啊!
可是不用许年发愁,因为他的背包里装的好像全是调味品啊。
那些瓶瓶罐罐全部加起来沉的要死,就没有一个人想要背的,结果全部扔给许年了。
许年兴冲冲的又跑回山洞里,拿起手电打亮,快步走进了甬道里。
那只会发光的手电,皇甫芸打他的主意很久了,许年一直都不给,她也就没有如愿得逞,为此一直在埋怨许年。
不是许年不给,而是这把多功能手电对许年来说实在太好用太重要了。
这把手电到了皇甫芸手里,无非就是个瞎摆弄的玩具。
等许年再次从甬道里出现的时候,他怀里就抱着一大堆的物品。
其中就有酱油,醋和茶叶。
刚才缺的这三样东西,现在全都齐了。
除了生抽,老抽,还有细盐,味精,鸡精,花生油,鱼露,陈醋,白醋,老酒,蜂蜜,辣椒油……
还有好多其他的调味品,品种不可谓不丰富。
那一世超市里能找到的调味品,许年这差不多都有。
进山露营野炊的那批人,就是一群吃货啊。
万事俱备,许年摩拳擦掌,准备带着皇甫芸,来一次舌尖上的唐朝之旅。
必须改变唐朝人狭隘的美食观念。
“美味能在舌尖上跳舞!”
许年对皇甫芸如是说。
这是许年在舌尖上的唐朝里的一句台词。
皇甫芸很鄙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