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人整整一天的筹划,终于有了一个粗略的计划。
首先,o宫的二后二妃还得百里无忌自己搞定。
而朝廷的八人合议,徐守仁、百里义占了两席,孙光宪离世之后,只剩下七人,也就是说,原来所要五人支持,方才能过半数,如今只要四人,就能形成四比三的格局。
徐世铭由徐守仁去说服,冯道是不可能被说服的,被众人放弃。
而云扬、马骥云不在金陵府,无法对其进行说服。
脑筋只能动在两个参知政事上。
众人合议的结果是,这目标还得选在百里无忌的岳丈身上。
参知政事周宗是五个文臣之一,有着一票表决权。
而他的两个女儿周宪、周蔷无疑是私下说服他的最好人选。
也就是说这一关还是需要百里无忌自己去搞定。
百里无忌“愤怒”地赶走了徐守仁四人,换上一副姿态,准备了一番“演说词”,之后慨然令侍卫传召二后二妃。
当高蓉蓉等四人联袂而来,原本以为百里无忌经孙仕旭等人的一夜陪伴,心情已经好转。
但听到百里无忌单刀直入的阐述时,第一个感觉就是百里无忌疯了。
现在的局势,明国已经屹立于东亚形成绝对的掌控。
可以说再无任何一个国家和势力能动摇明国称霸。
这时百里无忌要亲征,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合时宜。
大理国与辽国、阻卜不同。可以说明国只要全力一击,完全可以如同碾碎一只蚂蚁般地扫平大理这个明国西南边陲的国度。
明军经这么些年的征战,早已培养出一批铁血虎贲。各个兵权在握的悍将哪个不是虎视眈眈地等着百里无忌一声令下,便能起兵荡平大理?谁都知道,大理是明国最后的一战,这个奠基之功,哪个将领不眼馋?
根本无须明国皇帝亲临战场,反倒是百里无忌如此行事,有与麾下争功之意。
这么多年以来。百里无忌几乎亲历了明国所有重要的战事,该有的威望早已有了,甚至已经高到了无人能企及的地步。何须再在此战上收获些许多则不多,少则不少的威望?
孟延意和周家姐妹完全不同意百里无忌亲征。
唯有高蓉蓉体察到了百里无忌内心深处那一丝常人无法触及的失落。
终究是青梅竹马的女人,高蓉蓉虽然内心也不同意百里无忌亲征,但她的性格和从小对百里无忌的仰慕。使得她可以无条件地遵从百里无忌的所求。
高蓉蓉在许久的沉默之后。同意了。
她选择站在支持百里无忌的一边,令孟延意三人大感意外。
十多年的相处,孟延意自然清楚高蓉蓉绝对不是一个附炎趋势之人,如果这赞同百里无忌的话是从周家姐妹口中说出,孟延意自然不诧异,可从高蓉蓉嘴里说出,实在令孟延意不解。
虽然她们现在在明国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动摇,但在这个时代。女人无论再怎么高贵,地位再怎么崇高。一旦没有了百里无忌,所有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而且靖北还小,正需要百里无忌扶持训导的年龄,这对于明国来说,于公于私都不能同意百里无忌亲征大理。
但高蓉蓉的话,令四人长久形成同进退的格局迅速崩溃,周家姐妹在一愕之后,迅速改变了“阵营”,同时站在了高蓉蓉这一边,形势骤然直下,令孟延意大为激愤,她愤怒地一跺脚,负气走了。
百里无忌微微一笑,他清楚四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孟延意的离开,在百里无忌心里,那仅仅是小女子的任性,不以为意。
孟延意性格将是如此,可能是自小出身宫廷,受现代蜀帝的恩宠,脾气大些,不难理解。
百里无忌感激地看了一眼高蓉蓉,虽然在百里无忌眼,高蓉蓉被他视为姐姐般地宽容和大度,但这无碍高蓉蓉绝对地胜任明国第一国母的地位。
也许,一切的一切,都无法阻拦高蓉蓉登上这个宝座,甚至连当年卢诗韵也不能。
高蓉蓉心中知道,卢诗韵出走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存在。
卢诗韵是个聪明的女人,如同冰雪般玲珑通透,她不在乎身份,甚至连名份都不在乎,她所在乎的只是百里无忌心中她所占据的份量。
正是因为高蓉蓉所表现的宽容和大度,使得卢诗韵感受着无以言表的压力。
她明知道百里无忌心中她的份量高于高蓉蓉,但这阻止不了高蓉蓉如同一堵高大的墙一般挡在她的面前。
高蓉蓉的强大之处在于她不争。
不争才是争的至高境界,纵然是睿智如卢诗韵者也无法匹敌。
于是,卢诗韵走了。
高蓉蓉信命。
命中有时终归有,命中无时莫强求。这句话就是高蓉蓉的座右铭,百里无忌想要做什么,她就支持他做什么,至于别的一切,高蓉蓉都会关上门来,躲在被窝里自己去承受。
这就是卢诗韵觉得高蓉蓉不可战胜的地方,卢诗韵虽然性情飘逸,但在“情”字上依旧有着小女儿般的执着,她无法说服自己忍受百里无忌心中有一个女人比她更重。
所以她选择放弃。
放弃并不是不爱,而是为了更爱。
卢诗韵用自己的离开为代价,希望以此来加重自己在百里无忌心中的份量,结果伤害的无疑是两个人,而她所承受的伤害肯定比百里无忌更重。
因为百里无忌除了感情之外,还有事业,统一天下的事业。
手机阅读:http://m.txtdown.cc/14187/
发表书评:http://www.txtdown.cc/14187/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三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无和尚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