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2167 意料之外(867)

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更是如此。

从历史记载来看,几乎每一个古代王朝在延续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上几次天灾。

而天灾过后,大量的平民百姓受灾而亡,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大多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不得不沦为难民,没有丝毫办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只能依赖朝廷的救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朝皇帝是一位明君,救灾措施安排的及时妥当,在有效的安抚措施下,情况还有可能慢慢好转,不至于造成太大的问题。

但如果百姓的运气不好,在受灾受难的情况下,坐镇朝堂的偏偏是一位昏君,或者朝堂政治混乱,有太多的可能性会造成救灾不及时,甚至普遍的出现赈灾官员贪污灾银、挪用公粮等等情况……这样一来,受灾的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可言?

古代的平民百姓因为没有开化,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好安抚的。

他们已经习惯了古代封建的阶级统治,也习惯了“人人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所以他们很容易满足,脑子里根本没有太多抗争思想,说简单点就是奴性根深,只要能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能继续平平安安的活着,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要求,在古代那种封建阶级的环境下,很多时候都有可能是一种奢求。

古人也说过,民如水,君如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当那些要求简单到极致的平民百姓,连唯一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的时候,抗争自然也就出现了。

所以,史书上很多有记载的古代平民起义以及叛乱事件,往往都是出现战乱、灾害,以及各种民不聊生的时候。

这些普通的平民百姓,即便是挣扎着活下去都如此艰难,又怎么可能有那些闲工夫来追求什么知识文化?

所以在古代,读书识字其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多只有富人阶级以上才有资格享有。

真正的穷苦老百姓可能连一支毛笔、一方墨都买不起,更别提是十几年如一日的供着一个读书人,甚至还走大运似的供出了一个文采斐然的科举状元……

如果真的这么容易,那古代岂不是状元满地走,探花不如狗了?

倒不如做梦比较快。

所谓“金榜题名”的美梦,之所以令人向往,当然就是因为它的稀少和难得。

而抛开这些处在社会最低层的普通老百姓不提,在古代那种阶级等次严苛、环境约束极大的社会背景下,越是阶级等次高的人,所追求的东西自然不会像底层百姓那样庸俗不堪,就好像如今的亿万富翁所追求的东西绝不可能和普通人所想的一样,道理其实都是相同的。

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而人的眼界又决定了思想上的差距。

而这样的差距,就是造成人和人不一样的关键所在。

这样的道理不仅适应于现代,同样也适应于古代的阶级等次。


状态提示:2167 意料之外(867)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