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40 乱世长安:杨鹤自辩

第040乱世长安:杨鹤自辩

崇祯四年十月十一月,杨鹤、练国事等陕西督抚,相继与京师重新建立联系。

一如杨镐兵败萨尔浒,杨鹤身为三边总督,陕西失陷之罪不容宽待。京师朝臣刚得知杨鹤行踪,就立即命令有司拿下杨鹤,械送京师问罪。杨鹤情知若不自辩,他必如杨镐那样逮下诏狱伏法处死,为子孙为宗族为朝廷为关西,他都必须努力争辩。

怎么辩呢?

杨鹤思来思去,决定从主抚与主剿矛盾角度辩解。

却说杨鹤是典型四书五经作协式文官,重视文事胜于军事。郑义创办羲生新闻报消息辗转传到杨鹤耳中,杨鹤即时予以重视,陕西流贼无数可出版报纸攻讦朝政者独有延安府,甚至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也只有郑义一家。唯可惜时间不等人,郑义五月首印羲生新闻报,八月即因为顾忌以洪承畴为代表的主剿派上台,抱着试试也无妨想法提前掀起兼并陕西狂潮。等杨鹤拿到羲生新闻报窥视郑义心思时,陕西已然全面大乱,逼得杨鹤狼狈退往汉中倚险固守。

郑义视羲生新闻报为思想武器、舆论武器,太平军发动秋季攻势的原因,最少是表面原因,全都清清楚楚刊登报纸向麾下军民通报。郑义煽动军民起义策略其中之一,就是重新捡起《杀之良是》创刊社论抨击主剿派系的冷血残酷与反动本质,说朝廷即将罢免无能杨鹤改以提拔杀俘杀降的洪承畴为三边总督,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朝廷,他们或将准备杀尽陕西饥民减少粮食消耗。

杨鹤理所当然不赞同郑义煽动造反言论,但羲生新闻报这些煽动造反言论无疑变成他的救命良药。

杨鹤截取羲生报抨击主剿派社论,令同僚好友带着飞马上告京师自辩:“三秦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兵至则稽首归降,兵去则抢掠如故,此必然之势。如欲散贼,必实实赈济,使之糊口有资,而后谓之真解散。解散之后尚须安插,必实实给与牛种,使之归农复业,而后谓之真安插。如是则贼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抚,抚局既定,剿局亦终。今秦中逆贼郑义,聚众之道亦是以糊口粮惑民心,然后挟持流民作乱,本与其他匪贼无二。唯因郑义类如古之黄巾,善兴符咒流言,以太平道为号谣传王师褒奖洪承畴杀降杀俘之功欲尽屠关中,陕西八府三边方能齐时骚乱。”

杨鹤自辩奏折传至京师,杨鹤亲朋立即借之积极游说,试图减轻杨鹤失陷陕西之罪。

羲生新闻报评论并非空穴来风,京师朝廷议罢杨鹤时舆论的确有意重用延绥巡抚洪承畴,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因恼恨流贼旋抚旋叛态度由主抚转为主剿。杨鹤奏折如此自辩,不但轻描淡写摘出失陷陕西首罪,更把京师一帮主剿派狠狠讥讽一顿。崇祯皇帝朱由检想法多变,不顾被杨鹤打脸询问群臣说:“逆贼郑义可抚乎?”

有朝臣指责杨鹤自辩,并委婉谏言:“自古悍匪未闻以抚能制者,贼即为贼,抚焉能改贼心?唐抚朱温,朱温篡唐。”

崇祯皇帝朱由检怔了怔,继而沉默不语。

支持杨鹤者反驳说:“朱温篡唐,罪源阉竖刘季述,其次崔胤矫诏朱温护驾;亡汉者,罪源十常侍,其次何进召董卓进京。帝今已除阉逆魏忠贤,若能以之为戒,数十年如一日久视朝政,岂有董卓、朱温之祸?”

国事乱,劾阁老,此是明家传统,首辅周延儒因为陕西之变饱受言官弹劾。周延儒不愿放弃权利,削弱陕西之变负面影响最符合他利益,所以不免也帮杨鹤说话:“古贤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杀降杀俘,古之所忌,当严惩洪承畴以宣慰三秦子民。剿匪剿匪,剿先行,抚后定,有抚无剿不得杀贼,有剿无抚不得安民。”

崇祯皇帝神情阴晦,不耐烦说:“抚也好,剿也好,谁能平定秦贼?”

群臣瞬间静默,朝议郁郁而终。

未几,待罪槛车里的杨鹤又递来第二道奏折:“陕西之患,患在粮荒。臣抚陕西八府三边,流贼旋抚旋叛皆因无粮可赈,耕者无牛,田者无粮。郑逆之起也,劫抄豪绅积蓄以诱流民蜂起,根脉亦在粮也。逮郑逆一人易,杀尽流贼难,赈济三秦四百万口饥民更难,臣无粮可赈,郑逆必也无粮可赈,粮在贼在,粮尽贼逃,此必然之势也。郑义困于延安不得食,遂谣言屠秦以劫关中,待关中粮尽,或复将东窜寇侵山西、河南也。当今之迫,不在集兵关中擒杀郑逆,而在于严防山西河南堵死郑逆流窜中原之路,然后步步为营推进,边剿边抚边赈。如此,陕西流贼易平也。”

进献平秦之策同时,杨鹤又简略描述太平军军容:“三秦流贼以百股计,大股如王嘉胤、神一魁等,小股十数百数,皆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与饥民无异。唯独郑逆一伙最为特别,鲜衣怒马、鸟铳火炮应有尽有,不知逆贼何处得来,至令臣至今费解,盼兵部急查大同、宣府、蓟州等镇有无走私火器等。另,近闻建虏围攻大凌河亦佐用火炮,两事恐有联系,不可不防。”

京师朝臣概念里,流贼祸乱三秦劫抄官府,鸟铳不缺没甚奇怪的,可陕西本无火炮积蓄,流贼哪里得来的?杨鹤信短附带火炮诸事简略,再加上晚明边镇众所周知的混乱,京师朝臣下意识怀疑内奸走私,于是群臣弹劾奏章如云,或劾山西或劾宣府,其中数道奏章更再次醒目指向首辅周延儒,说周延儒先后受


状态提示:第040 乱世长安:杨鹤自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