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节
大吏们就可以去喝喝酒聊聊天,混混日子了。

长公主爱恋大将军,信任大将军,朝堂上下无人不知。退一步说,就算长公主和大将军之间没有私人感情,但为了中兴社稷,长公主也会主动去讨好大将军。大将军威震天下,手上有军队,可以帮助天子重振大汉,而讨好外朝的大臣们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在天下没有平定之前,天子需要大将军征伐四海之都,尚书台的权力肯定会凌驾于外朝诸府之上。外朝诸府这时候的最大作用就是牵制和制约尚书台,免得尚书台权力过大,反过来侵害皇权。

“现在朝廷的官制格局和当年孝武皇帝托孤时制定的官制格局根本就是两回事。”

“当年孝武皇帝托孤于霍光,是利用中朝尚书台的权力保扩皇权,制衡相权,三者间互为牵制和制约。现在朝廷的官制格局,则是皇权占据绝对权威地位,外朝和尚书台在强势皇权地控制下平分相权,互为牵制。”贾诩连连摇头,一脸钦佩,“长公主的才智令人惊叹。”

贾诩说完了,李弘也把手中的文卷看完了。

李弘想了一下,慢慢说道:“外朝和尚书台在职权上还是有很大区别。随着战争的结束,天下的稳定,天子的逐渐长大和长公主权柄的逐渐失去,外朝最终还是能控制相权。”

贾诩笑笑,“大将军,长公主维护皇权的决心非常坚定。等到天下平定后,外朝诸府的作用恐怕……”贾诩把后面的话收回去了。

“恐怕什么?”李弘问道,“难道尚书台还能取代外朝诸府。”

“正确。”贾诩轻拍案几,颇为兴奋地说道,“完全正确。”

李弘瞪大眼睛望着贾诩,难以置信,“怎么可能?本朝的三公九卿制至今已经实施了四百多年,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小小的尚书台取代?贾大人,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贾诩摸摸自己的胡须,看看坐在周围的傅干、陈群和袁涣,惊讶地问道:“我老了吗?我新娶的夫人马上就要生儿子了,我应该还不算老吧?”

众人哄堂大笑。

陈群指着贾诩笑道:“贾大人,你确定那孩子是你的?”

“岂有此理。”贾诩佯装大怒,伸手就去拽陈群的胡子。

书房内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大将军,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就知道我是不是老糊涂了。”贾诩和众人说笑了一会儿,随即言归正传。

“大将军,现在尚书台虽然搬出了宫中,但名义上是属于外朝,还是属于中朝?”

“当然是中朝。”李弘说道,“尚书台现在还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中书监不过为长公主而设,将来长公主还政于天子,中书监是否继续存在还很难说。另外,如果明确规定尚书台属于外朝,那现在尚书台和外朝平起平坐,等于是公开和外朝抢夺相权,这样一来,外朝大臣们岂能同意官制如此修改?”

“既然尚书台属于中朝,那大将军远征在外,则由何人代领?”

“当然是长公主。”

贾诩微微一笑,“大将军,你不在的时候,长公主不但控制内朝、中朝,还控制尚书台,那么国事该如何处理?”

李弘心中一动,若有所悟。

贾诩笑道:“很简单,国事先在中书监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然后送给禁中的长公主,由长公主和侍中寺的官吏们审议复奏,再交付尚书台颁布执行。”

“整件事都由长公主一个人主持操办,中书监、侍中寺、尚书台为其定策、审议、执行,皇权和相权集于一身。试问,此时,长公主还会让外朝的丞相府去执行自己的决策吗?她还有必要和丞相、和外朝大臣们为了一个决策的正确与否而争论不休吗?比如长公主要推行土断之策,她还有什么阻力吗?”

“在平定天下的这几年,战事频繁,大军征伐不断,无论是长公主,还是大将军,都希望有一个稳定、高效运转的朝廷,而目前这种官制恰恰能做到这一点。”

“大将军显然不会反对这种官制,相反,为了早日平定天下稳定社稷,大将军还会鼎力支持长公主实施这种官制。”

“长公主把皇权相权集于一身,又有了大将军的支持,还有什么国政不能顺利地决策和实施?”

“等到天下平定了,社稷稳定了,这种权力高度集中,运行机制极为顺畅的官制,会在恢复国力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贾诩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外朝大权旁落是必然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可能成为摆设,而九卿诸府可能沦落为尚书台的附属机构。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尚书台就是外朝了。”

“由于尚书台直接由皇帝控制,皇帝既主掌皇权,又控制相权,所以皇权和相权之争不会再象现在这样肆无忌惮,这样激烈残酷,而象丞相这种位高权重、集相权于一身,可能危及社稷的权臣,以后也很难出现了。”

“是不是也包括我这种大司马大将军?”李弘此刻对新官制已经有了全新的理解。听到贾诩提到丞相而没有提到大司马大将军,他马上问了一句。

贾诩毫不掩饰地点了点头。

“斗来天子长大了,主政了。如果能继续沿用这种官制,一直坚持下去,一定可以让大汉繁荣昌盛。”

李弘沉思了很久,突然问道:“新官制既然可能让外朝彻底丢失相权,蔡邕、崔烈这些老大人怎么会看不出来?”

“只要有外朝,就有相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