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九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节
队传去一个信号。

张飞、杨平一看城内浓烟滚滚,知道城内出了事,立即督军猛攻。

田畴下令撤守东城门。能不能反败为胜,就看援军来得够不够快了。

张飞、杨平进城后,立即会合了荀彧。

杨平把最近一段时间的战况简要说了一下,“按照丞相大人的命令,我们攻占昌邑后,据城坚守。一方面迫使定陶方向的北疆军分兵支援昌邑,帮助丞相大人救援定陶,一方面可以给袁绍、刘表两位大人集结军队争取时间。只要他们的援军杀进兖州,北疆军攻击中原之策遂告失败。”

“你刚才说,高顺、臧霸、管亥的军队已经从琅琊国北上进入了兖州,并且攻占了任城。是不是?”荀彧急声问道。

“对。”杨平连连点头,“按时间推算,他们早就到了昌邑。但因为关大人和纪大人率军北上任城国予以牵制,所以他们至今还滞留在任城。”

“任城距离昌邑只有两百多里,高顺等人两天就能赶到。阎柔等人的北疆铁骑来去如飞,想靠曹纯把他拖住,根本不可能。阎柔在北疆打了多少年的仗?曹纯岂是他的对手?如果曹纯聪明一点,早点跑到薄城、己氏城里待着,还能给丞相留点骑兵。如果他胆敢和阎柔在平原上博弈,我们回去后可以给他收尸了。”荀彧用力挥挥手,“昌邑不能待了,立即撤。立即沿着泗水河南下,撤到菏水南岸去。”

张飞皱皱眉,欲言又止。荀彧的名气太大了,他担心在荀彧面前说错了话,想想还是把自己的意见收了回去。撤回菏水,他还是很愿意的。留在昌邑死守,不仅损失大,而且可能全军覆没。袁绍和刘表如果迟迟没有出兵,昌邑可能会变成一座死城。

杨平也愿意撤。他虽然丢掉了任城,但他救回了曹操和众多兖州大吏的家眷。凭此功劳,曹操至少不会杀了他。说实话,他对曹操、刘备两人没有丝毫信心。凭他们两人那数万人马,想在定陶战场上救出曹仁,扭转中原局势,似乎有点一厢情愿了。李弘是什么人?那头血腥的豹子能把吞到嘴的肉给吐出来?

“大人,让我们坚守昌邑,是丞相大人的命令……”杨平不愿承担这个责任。他看看荀彧,小心翼翼地说道,“如果丞相大人怪罪下来……”

“昌邑守得住吗?有必要守吗?现在北疆军屡战屡胜,气势如虹,和他们对攻,纯粹是找死。”荀彧手指西方,大声说道,“袁绍、刘表现在会出兵兖州?你不要做梦了。在北疆军没有吃掉我们之前,他们绝不会出兵。只有等到北疆军吃掉了我们,北疆军精疲力竭的时候,他们的军队才会杀进兖州。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也看不出来?换了你是袁绍,你愿意这个时候出兵攻打北疆军?现在出兵兖州,他们不但损兵折将,还把对手救了出来,他们愿意?你当他们是白痴啊?”

杨平悻悻地咳嗽了几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你们此刻打昌邑,对北疆军的士气打击很大。”荀彧继续说道,“另外,你们攻打昌邑,肯定能把定陶战场上的北疆军吸引一部分渡河南下,这样可以帮助丞相大人尽快救出曹仁,率军急撤陈留。”

“荀大人,你怎么知道丞相大人会退守陈留?”

荀彧冷冷地看了一眼杨平,没有理睬他,转头望向张飞,并随之换上了一副笑脸,“翼德,你是否同意撤军?”

“我听大人的。”张飞恭敬地说道,“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敌人就有援军赶到昌邑了。要撤就早点撤,这对我们安全返回有好处。”

三个人正在商量撤退细节,快马狂奔而来。驻防东缗城的简雍急报,北疆铁骑杀到了泗水河东岸,正准备渡河攻击东缗。翼德若攻城无望,还是急速后撤为好,免得被北疆军团团包围。

“撤……”张飞断然下令。

黄昏时,姜舞率军飞速回到昌邑。听说徐州军已救出叛逆家眷,正在急速后撤,随即领军追赶。

田畴心有余悸,对姜舞说,张飞是个疯子,连续攻城一天一夜,连口气都不歇,不知道他那些手下如何忍受这种非人的折磨。更令人奇怪的是,他以折损数千人的代价攻克昌邑城后,马上又掉头走了。

“难道他攻打昌邑,仅仅就是为了把曹操和一帮叛逆的家眷救出去?”田畴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实在想不通这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就算是为了帮助定陶战场上的曹操和刘备,他也应该在昌邑待几天。

半夜,他们赶到了东缗城。徐州军刚刚弃城而走,而卫峻此时还在指挥士卒辛辛苦苦地渡河。

“徐州军把河上的桥一把火烧了,我好不容易找到几条船,忙了一下午,才让几百人过了河。”卫峻破口大骂。站在对岸望着徐州军从容撤走,自己空有数千大军却无力可施,卫峻当然要怒不可遏了。

田畴放弃了追击。此刻追杀张飞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趁着张飞的大军在还没回援至防东、薄城一线时,攻克这一带的大小城池,为大军顺利攻杀陈留做好准备。

“传令各部,昌邑危急已解,请诸位大人各率大军,按原定计策向西攻击。”

“急告大将军,昌邑城安然无恙。”

四月下,陈留。

赵云率军以箭阵威慑了城内守军之后,随即在附近游戈寻找攻击之策。这时袁绍的大军已经推进到浚仪、小黄一线,距离陈留只有一百多里。赵云着急了,召集众将商议。司马懿很谦恭地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九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节--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