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而又规律的生活让我们也变得不思进取不想离开砖厂继续前行了。砖厂的日子不是很好,但一点也不坏。吃喝无忧,生活自在。他们干活,我们就在附近溜达。他们的辛苦我们看在了眼里,不止一次地生发一点感叹:为了生活,付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他们来说,非常能吃苦,非常能忍耐,让我们大开眼界。
一场连续几天的降雨,让我们打消了持续前行的念头。“天下雨了,等天气晴朗了,我们再心情舒畅地上路吧!”小黑的建议我完全接受。它的伤势已经彻底痊愈,我们就等着让天气决定我们出发的时间了。
老杨是整个砖厂里年龄最大、生活最节俭、干活最卖力的一个。除此之外,再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他看起来比较和善,但这种和善几乎没有机会展现在他的脸上。他的脸上不是被尘土遮掩,就是被汗水浸泡。六十岁多的人看起来已经超过七十了,可当他干活的时候,显得如同一个四五十岁的青壮年一样,不仅很有力气,而且也能舍得花力气。拉着一车砖,他总能加快步伐地向前小跑着,不论是装卸,还是拉运,他都动作麻利,非常熟练,唯恐干不好,也唯恐干不快。
“老杨,孙子录取了吗?”一个男人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问他。
“录取了!”他显得很高兴,说出了三个让他看起来很激动也很高兴的三个字。
在几个人的盘问之下,他说出了孙子录取的大学和所学的专业。
“我一辈子别的都记不住,对于孙子录取的这个大学和要学的专业我记住了,再辛苦四年,等他大学毕业了,我就可以歇息了。”说到这个,他显示出了从未见过的自豪。
“把人羡慕死了,你孙子怎么这么厉害!”几个人几乎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哎!娃娃可怜,不念书哪有出路,缺爸少妈的孩子,只能靠自己了,靠我这把老骨头,也靠不长久。”老杨说出了这句看来已经想了好多年、这一天终于说出的话。
只要一停下手中的活计,他看起来就显得很疲惫,但只要一投入到劳动之中,他就显得精神健旺干劲十足,仿佛一台不会停止的机器,也好像一头永远前行不会止步的耕牛。
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老杨的孙子在雨后的一个早晨也来到了砖厂,看样子他要干活。我们好奇地看着,认为这么一个瘦弱的孩子,要干如此繁重的体力活,一定是吃不消的。但后来的事情更让我们惊叹和感慨。他不仅留下来干活,而且干的和那些男人一样的体力活。
“年轻人,能吃消吗?”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男人问他。
“可以!”他有点羞涩地说。
“你这样的高材生,干这个事情实在有点可惜,可惜我们这里没有你能干的脑力活,实在受不了就算了,回家好好休整两个月,等着到大城市上大学吧!”戴墨镜的男人说。
“在家里闲着,出来既能挣钱,又能锻炼自己,我想坚持干上一个多月,赚点生活费。我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能给他减轻一点负担是一点。”他说的认真,说的有理,在场的几个人都乐意地听着。
老杨继续在远处忙碌着,他的孙子只是负责在外边拉运砖头坯子,没有进到高温之下的砖窑。他们几个人说了一会儿之后就忙碌了起来。
从此,我们在砖厂就可以看到一个身体相对单薄、但干活非常努力的大学生。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干着体力活,好像几个月之前他默默无闻地学习一样。他见人很少说话,一直静静地干活,汗水在他的脸庞上流淌着,他就用胳膊随便一擦,尘土沾满了他的衣服,他就在吃饭或者晚上睡觉之前洗一洗。他和一些人一块吃大锅饭,和他的爷爷一块睡大通铺,他好像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好几次,他的爷爷老杨都劝他还是回家,不要干这种体力活。还一直心疼地说:“你身子单薄,这样干下去肯定受不了,再说你考上大学了,我心里高兴,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你还是回去吧!”
他就是不回去,还不止一次地说:“我在这里多少挣一点,也能给你减轻点负担。再说,年轻人咋能不锻炼呢?吃苦也是好事,人这一生不吃苦咋能成人呢?不要想得太多,我都十八岁了,应该让自己承担一些事情,我就打算在这个假期好好锻炼锻炼。我不是你想的那么弱,我一定会坚强地干下去的。”
爷孙两个人的争论最后还是孙子占据了上风。他的爷爷越不想让他受那种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可他偏要坚持着,一直苦干着。
他们的事情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不止一次地议论着,他这种吃苦耐劳体贴长辈的精神实在可贵,也祝愿他以后的人生一定会一帆风顺大展宏图。
“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太大了。我认为不仅在物质上有差距,就是在孩子的成长也差距非常大。城里的孩子,能区别麦苗和韭菜也没有几个,不认识桃花和杏花的也大有人在。他们整天在城里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地过着,只图享受不讲吃苦什么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养成了好吃懒做不求上进的坏习气。可农村的一些孩子,从小干农活,知道生活的艰难,能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打拼争取自己的人生前程。从教育孩子这一点来说,农村的环境并不比城里差。”小黑对老杨孙子的做法颇为感慨,就絮絮地说着。
“实际就这样。一个孩子,能早点懂得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