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科幻未来>武装者>第766章 献策(下)

辛旭的求助通告发布后不到半小时,他的个人收件箱内就涌入了十八万份文字、语音和视频组成的实名邮件。

两万八千三百五十五位正式会员中有两万五千人发来了自己的助力建议,此外还有十五万余世界各地的自由平民通过互助表献计献策,这些杂乱的声音中既有中肯可行的方案,也有天马行空的理论,当然更多是空洞跑题的和平呼吁。

如果让辛旭,以及他的随军将领和参谋们来逐一阅览这些邮件,他们必定会陷入神经分裂的崩溃,而且从时间上来说也不可能。

所以,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毫无意外地交给了智库。

智库仅用一秒钟就完成了对这十八万份邮件的阅读和分类,所有的建议内容按从“毫无意义”到“有望执行”共分成由低到高五个级别,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邮件被归入“毫无意义”级别。

三小时后,回复邮件超过三十万份,智库始终保持着随收随分的惊人工作效率。

随军参谋们通宵逐一细读了将近两百份“有望执行”级别的献策邮件,以打分取平均值的方式筛选出十六份公认最具可行性的建议报告,最后才推送到辛旭眼前的全息界面上。

西路军团指挥使滑动右手食指拖出第一份报告,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不到三秒钟时间,他皱起眉头,把那份疯狂的建议书直接甩到了界面最左侧的垃圾桶里。

在那份报告里,一位工程部军工组技术员提出,可向坑道内由上至下反复灌注大量液态干冰,让洞网内敌人陷入缺乏氧气而窒息死亡。

这个建议和那些主张核弹、温压弹、燃料灌注的路子差不多,对付孤立的小型地下工事还行,要解决方圆三百多公里的整个雪峰山地区完全不靠谱。且不说西路军团从哪里能弄到这么多干冰,洞网内的敌人也绝不是蠢猪和无能之辈,完全有足够时间和人力开辟斜坡坑道让自然向下渗透的液态干冰溢出山体。

第二份报告的作者是位月球基地采矿队的运输车驾驶员,这位提议放弃现有的敌建坑道口,直接从山顶垂直打井至山底深处,埋设千万吨级以上大当量核弹来个定向拆除爆破。

辛旭看得直摇头,雪峰山可不是什么摇摇欲坠的破旧厂房,如此大规模的定向爆破根本无类似经验可供参照借鉴,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区域性大地震,甚至破坏整个湘西现有地貌,给原本稳定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后果。即便如此,雪峰山下的潜藏之敌也仍然可能会有漏网之鱼。

第三份报告更是天马行空别具特色,建议将附近沅江河水引来浸灌雪峰山,让国防军固守的地下网洞变成水底世界,坑道内战斗人员尽数溺毙死亡。

辛旭看得双眼金星乱冒,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远远低于山体的沅江河水引到高处,更无法估算彻底浸灌山中坑道究竟需要多少立方水量。抽水机少了是纯粹开玩笑,十台,一百台,一千台,到底需要多少台才合适?就算弄来一万台抽水机,那又该抽多长时间?抽多少水量?没有精确的计量,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如果瞎搞乱灌一气那就和撞运气掷骰子一样,没准只是帮地球君洗了个手而已。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皮和太阳穴,忍不住开始发牢骚:“智库,你就不能推荐点靠谱的方案吗?”

“按智库综合目前各种方案的最优化推演,我们应该采用高标号速凝水泥封砌山体,花半年时间将雪峰山砌成一座高达两千米,方圆三百公里的巨型方体平台。这个工程虽然庞大了一点,耗费时间略长了一些,但效果却最佳,而且砌成的超级平台今后可以考虑作为星舰起降着陆场……”

智库用毫无感情的声音再次重申自己的看法,这个同样惊世骇俗的方案五小时前已被辛旭否决,那基本上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用推土机和水泥封印日军地堡的放大版。

“别说了,智库,用你的方案封砌整个雪峰山,我们得先建至少十五座大型水泥厂,同时还要为保障它们生产水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再修四十三座辅助工场!这都还没有算需要投入进去的人工呢!”辛旭白眼一翻,显然不想让自己这个西路军团指挥使转职为世界级工程建筑队包工头。

十六份提议方案逐一看完,辛旭并未找到眼前一亮的感觉,胸中郁闷不减反增,心情极度不畅。

辛旭信步踱出指挥所,跨上一台走你双足步行器后,沿着擂鼓坡山壁小跑靠近战斗区域。二十多名身穿黑色防护服的保卫局特工散开队形,远远缀在后面提供警戒护卫。这些悄无声息的精锐警卫是他作为执事团成员的独享福利,或者叫麻烦也行。一般情况下,他们会保持与辛旭十米左右的距离,尽量不影响他与身边将领或参谋的交谈。

雪峰山西麓山坡上,成群结队的八号机体宛如一队队出征的兵蚁,来来去去有条不紊,往前走的是投入坑道中的战斗部队,往后来的是拖着同类残骸的回收组。山脚下四台十号机体同时开动,不断将运来的金属残骸吞入腹中,随即从尾部排出重新铸造的新八号单兵机体。

山脉西坡地表区域已经被互助会军完全控制,所以看不到任何战斗也听不到什么爆炸声,唯有不时从脚下传来的剧烈震动提醒着所有人,在山体深处仍在进行着外界难以想象的生死搏斗。

雪峰山太大了,根本不是一两座孤峰山头之类的寻常地下工事。

敌人


状态提示:第766章 献策(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