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回到民国当大帅>第393章 徐州之战(二)

好不容易把自己地盘里的起义军打垮的山东王张宗昌这个时候压根就没心思去安抚自己辖区里的父老乡亲们,他的野心可不是当一个小小的山东土皇帝,而是要问鼎中原、称霸天下。

虽然青年军在护国战争中树立了善战的威名,但是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张宗昌在内的大多数心中,北洋才是天下第一强军。而北洋第一强军直系军队如今都让张宗昌在商丘地区十分轻松的打败了,这天下哪里还有张宗昌不敢去打的军队?至于青年军在欧洲打败德国人的故事,在张宗昌看来不过是德国人够烂够垃圾而已,不断从日本人手里获得援助的他现在可以说是自信到了一个顶点。如果不是孙家那些土匪带头在沂蒙山地区折腾,他估计自己这会已经是带着军队出现在洛阳城里了。那可就真的是兵入中原俯视八方了,都是这帮刁民给害的,张宗昌的思维能力实在是太牛了。在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之后,丧心病狂的张宗昌命令自己手里的三千俄国逃兵对四千多被自己俘虏的“暴民”进行处决,算是对自己接下来的战斗祭大旗、壮胆色了。

随后张宗昌在直鲁联军南征动员大会上一口气拿出了装满了二十多口箱子的金银珠宝,为自己麾下的军队鼓舞士气:“只要你们这些猴崽子好好的干,好好跟随本帅杀敌,打下南方以后,等待你们的是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尽的绫罗绸缎、睡不完的白嫩小妞。你们只要杀光黄河对面的男人,或者用死亡让他们老老实实的跪在你们面前,这一切就都不是梦。现在你们大声告诉我,你们这些狗娘养的愿不愿意跟随本大帅跨国黄河去抢钱抢粮抢地盘?”

不能不说张宗昌是一个鼓动士兵的好手,让他这么一鼓动,台子下面的十几万士兵纷纷热血上涌(王振宇若是看到了肯定会很是不爽,他搞阅兵最大一次才六千人,张宗昌这***居然排场比自己还大,可恶),纷纷举起自己手里的武器,对着台上的张宗昌大声吼道:“抢钱、抢粮、抢地盘!”

要是戴季陶能在这里并看到这一幕,估计会十分无奈的感叹道:“这比我的政治思想教育要有效多了。”

确实,张宗昌能够在北洋末期异军突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虽然大字不识,却成功的激发了自己部下心中的恶,用人类最原始的**去驱动他们去杀戮,去征服。这点大概也是在北洋体系中最后的一次突破了,虽然最终依然难逃失败的命运,但是狗肉将军张宗昌却无可争议的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在这个时空,虽然来了王振宇这么一只大蝴蝶,但是张宗昌依然无比顽强的崛起了,而且比原来的历史要足足提前了好几年。这是王振宇没有想到的,不过没关系,对于一心要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王振宇来说,张宗昌这样的败类注定是要被他消灭的,这点没有任何可讨论的。

一时之间,徐州成为南北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北京的茶馆里,许多遗老遗少们甚至讨论起了天下大事:“你们说说,你们说说,这民国都有什么好的啊?啊?民国二年,孙大炮在南方造反,这稀里哗啦就打了小半年的仗。好不容易把革命党那帮孙子摆平了。您瞧瞧,民国三年,河南的白狼又起来了。袁大总统费了好大的劲平了白狼,可这民国四年东洋人又上了青岛,占了山东。咱们袁大总统是连二十一条都签了,刚把日本人送走他自己个又寻思着当皇上了。结果了,民国五年一阵烂仗。。。紧跟着今年是段总理,曹大帅,张大帅他们一阵子的闹哄哄的,你们去北京城外头瞧瞧啊,全是一片焦土了。现在寻思着,这民国就没有一年消停,就没有一年不折腾的。还是咱们大清当年太平。。。”

“得了吧您类于八爷,大清那会洋人也没少闹腾,要我说啊,还是他袁宫保自己得位不正,不然也不至于最后让蔡松坡和王文正两个小后生给拾掇了。。。”就着这么一碗茶,这些八旗的爷们又开始吹牛打发时间了。

“武二爷,那你说说这大好的江山将来是个什么情况啊?是这北边的张大帅给力了,还是南边的王大帅顶天呢?”

“这谁保的齐啊?如今这仗是越打越大,我看这民国啊,怕真的是气数要尽了。。。”

“我说几位爷啊,还是不要盼着乱了,我这茶馆这几年的人气那是一年不如一年,再折腾下去,我这三代人的买卖怕是只能关张了”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

“得了吧您类,王掌柜,你蒙谁也别蒙咱们哥几个。要说这前门楼子的茶馆,论生意,谁也没有您王掌柜的景气。您扳个指头数数,光是今年,这前门楼子还剩下几家茶馆?如今这大清国没了,咱们这些个旗人屁都不是了,您还能维持眼巴跟前的境况就很是不错了您类。”

“就是,王掌柜,别当我们不知道,您这买卖现在兴旺着了,前头虽然还是茶铺子,可这后头却是那,那个什么来着,对了,公寓。就您这机灵劲头,这民国亡了,你这买卖都还能继续维持下去。。。”

王利发那里是这些京油子的对手,连忙摆手道:“得,得,我让伙计再给哥几个续杯水去,这徐州打烂也好,打不烂也罢,这茶还得喝。。。”

王利发刚走开,几个旗人又低声嘀咕上了:“听说了没,咱们大清的皇上要复位了?”

“复什么位啊,眼瞅着张作霖


状态提示:第393章 徐州之战(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