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说完忽然撑着头闭目不言,面色不言。
李斯心头一惊:“陛下保重龙体啊……”
须臾,帝王摇摇手:“唤赵高来。”
李斯起草的《文治整肃令》推行已经有一段时间,咸阳博士学宫暗中人心惶惶,都说皇帝要下逐客令,将山东旧民赶出关中去修陵墓、筑直道。
李斯日理万机,又够狡猾,焚书令法让他在帝王面前表了忠贞不二之心,但也得罪的天下儒生学子。现在这种得罪天下学子的事情一般能避则避,于是受命博士仆射周青臣登录名册。
惊蛰快到了,发生了一件大事。
文通君孔鲋从博士学宫逃亡了。
孔鲋是孔子八世孙,官拜少傅。这件事非常棘手,秦律严苛,在国官员擅自遁职是重罪,祸及三族。但孔鲋身份着实特殊,若真诛杀连坐了孔子后人,本就绷得极紧的诸子百家恐怕会有激烈的动作。
儒家是由帝王亲自下的诏书推向帝国政坛,虽是用于安抚六国,以示海纳百川的胸襟,但至少帝国尊儒家为诸子百家之首,对其礼遇有加,还令公子扶苏亲临小圣贤庄安抚。
孔鲋的荒诞出逃、六国遗民对于秦律的蔑视让帝王震怒,嬴政仍在酝酿如何处理孔子旧族的时候,博士学宫又出逃了三十余人。这下《文治整肃令》立即成了笑话,仿佛天下人都在等待看帝国丞相自打嘴巴。
于此同时,谣言四起:将秦比作桀纣,言秦灭典籍,便是要灭中原文明,灭绝六国士族。
李斯进谏时,皇帝异常震怒:“有人在鼓动儒生出逃!是谁?!查出来!”
查证不难,有人意图行事,却难保不留痕迹。
留下的儒生纷纷自保,说的确有人来游说他们出逃,正是阴阳家的方士,卢生!
事关阴阳家,局势变得更加晦涩。
彼时月神、星魂、云中君,和大司命、少司命都在蜃楼之上,东君早已叛逃不可信任,东皇太一素来不过问俗物。帝王正在思忖是否要召唤月神,这是赵高适时上前,为帝王引荐闫乐。作为皇帝安插在内宫的眼睛,闫乐在三日之中搜集了卢生异状,如今可以上奏。
皇帝即可召见闫乐。
闫乐奉召,入内殿密奏:“陛下,臣探知卢生并非方士,乃是鲁国公室后裔。”
皇帝乍听之下仍旧镇定如常,只问道:“可有证据?”
闫乐奉上一卷羊皮绳穿起的竹简,道:“臣奉旨监视百官,禁宫中皆有伏哨。因孔鲋出逃,臣令人追踪,一路到鲁国境内,在一户败落世家手中得到的,是记录卢沟公族后裔的卷宗。其上有言,倾公之玄孙,定文,游历天下不知所踪,人云更名卢生。”
帝王闭目沉思。
闫乐再进言道:“属下等曾经在查到,卢生云游时曾经接触过楚国项梁、魏国张耳等人、墨家巨子等叛逆,意图在东郡修筑反秦据点。”
皇帝良久沉默之后,骤然将卷宗掷于阶下:“狗彘不食!六国余孽!复辟之徒!诽谤秦政,好一个六国老世族!”
领了皇帝密令的闫乐跟随赵高步下咸阳宫阶梯。
赵高负手而行,转头看向闫乐沉默的嘴脸,问道:“接下来的事,你当知如何查办。”
闫乐先是应了一声:“诺,这件事臣必然将儒家与卢生之牵连彻底查清,伏念二人身为儒家之首,责无旁贷”。继而他忍了一忍,又道:“大人,卢生是否果真是鲁国后裔尚待考证,若是陛下让章邯分头查实此事……”
赵高一笑,半掩半露道:“章邯深陷东郡,回不回得来还是未知之数。这个疾风浪尖之上,陛下的心思必然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闫乐若有所悟,一脸钦佩道:“是在下杞人忧天了。”
赵高眼睛微微眯着,遮去了赤瞳,手指收紧,握住手中玉佩,意有所指道:“罗网罗网,天罗地网。只要罗网说是,谁又敢说不是呢?”
闫乐追随赵高一路走远。
赵高望着咸阳宫外的天空。
孔子杀少正卯,孟子斥墨家纵横家,孔鲋主张恢复诸侯分封制……儒家——有张耳、张良这般贵族公子勾连,实为六国故旧爪牙鹰犬。
儒家想要的,是让天下回到夏商周三代之时。
伏念,颜路,你们死得不冤枉。
(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