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长公子刘琦>第一百七十二章遥望曹操

益州既克,刘琦心中的既定战略实行的一大半。穿越者,优势就是在于对于历史走向的熟知,对于战略的把握。所以,刘琦身边这样的人才反而显得有些平庸,不似战术性人才那么耀眼,譬如诸葛亮,譬如鲁肃。

其实这样的人才,才是立国之本。诸葛亮被后人神话,无所不能,但是大破神话之后,一些人心里不平衡就产生了一些蜀黑,认为诸葛亮不过如此,连个司马懿也打不过。实事求是点!司马懿背后什么实力,诸葛亮背后什么实力。一个汉朝十三州,曹魏占了十州之地;一个守着一州之地,还是被刘备玩残了的。战术上,指挥性的巧变,诸葛亮似乎有些欠缺,但是论治政、外交、战略、军事综合起来,诸葛亮在谋士文臣之中排在第一似乎也不是不对。

就论当世,华国与倭国对峙,日后久经要走到哪一步,谁能说得定呢。或是倭国慑于华国国威投靠了华国,也有可能跟华国死掐到底。反正背后有帝国支持。或许华国和罗刹国结盟,就连帝国也不敢轻动,导致倭国与帝国决裂,反目成仇。该拉拢谁,该打谁,倭国,罗刹,帝国,印国,以后华国该怎么与他们相处。继续现在的“远攻近交”或是日后改变为古代的“远交近攻”。这些连上面的人也不好随意弄清,而且一定就完全正确,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就连伟人都会犯错。何况事关华国的未来,世上又有几人能看清。

未出茅庐,天下已然三分。在三国时期,能作出这个战略性的决定的不出五指之数。魏之郭嘉,吴之鲁肃,蜀之诸葛亮。尤其东吴,孙权是主战派,周瑜、吕蒙也是,鲁肃,陆逊是结盟派。以孙权的做法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虽然占领了荆州全境,实力大涨,但是彻底得罪的刘备,弄的两败俱伤。给了曹魏修生养生的机会。日后蜀汉东吴两国,再也吞并魏国之力。

要是按着鲁肃的想法走,虽然少占了荆州三郡,但是起码把曹操对荆州的压力交给了关羽,倘若鲁肃在世,再派甘宁支援关羽,恐怕曹操真的要迁都邺城了。这样,刘备关羽两路夹攻关中,收取长安,洛阳。孙权领吕蒙取合肥,淮泗,徐州等地。曹魏哪有日后强压两国的实力。即使不败也是真正的天下势力三分,而不是只能据险而守。

由此可见,战略性人才是不可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按着刘琦的设想,先是攻取交州,后取江东,再取益州。天下二分,刘琦已然具其一。拿下了益州,刘琦真正的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之地步。有汉中之固,三江之险。刘琦现在的实力比之楚汉争霸之时,少了关中,但是多了荆州,江东,交趾之地,实力远胜汉高祖。而曹操不知逊色于项羽几分。

攻取了汉中与益州北部,益州南部也是名义上投降了刘琦。刘琦的三步走,实现了第二步,第三步就该是跟曹操老大摊牌了。

如今,世上诸侯,只剩下了曹操与刘琦两大诸侯,至于马腾、韩遂、袁谭、袁尚这些庸庸碌碌癣疥之疾,不足挂齿了。只得一提的是刘备也被刘琦软禁了起来,当然让刘备感觉不到罢了。带着刘备回到了荆州,安排在襄阳,给其建造奢华的大汉左将军府邸,美女,名马,珍宝,应有尽有。并且让贾诩暗中监视刘备。不给其一丝机会。襄阳是刘琦软禁政治犯的好地方,统一起来,好管理,好看守。就是他们有异心,能在襄阳联系谁,联系蒯家?蒯家是荆州第一大家,族中子弟遍布刘琦统治的地方。人家才不会。庞、黄、马、诸葛等世家大族,跟蒯家几乎没有区别。就算孙权、刘备等人又心也是无力了。刘琦治下五州之地,所有兵马都只能由刘琦一人调动,就连他老子刘表也只是空壳而已。

接下来,如何对敌曹操,是刘琦接下来,也许是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事情了吧。

攻下益州,虽然有些智取,但也消耗荆州两年的存粮。益州山高路远,运粮颇为不易。以荆州的财力也是有些捉襟见肘。看来这两年又不宜动兵。且北方的曹操正在以全力攻取北方四州,自然无力南顾刘琦,相反还得处处小心刘琦的偷袭。这也是曹操迫不及待的攻取邺城的原因。只要攻下这个北方的枢纽城池,曹操也不在担心许昌被刘琦哪一天攻破之。

日后,时机成熟,曹操会立刻迁都,在许都一点也不停留。现在的许都对于刘琦的大军是一点不设防。

攻取益州和攻取许都,刘琦是掂量过的。贾诩认为,攻取许都有诸多不便:第一,名不正。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刘琦进攻大汉正统皇帝cd这是以下犯上,属于大不敬。出兵也是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第二,许都难克,曹操虽是败于刘琦之手,但是实力犹存。手下精兵悍将还是很多,智谋之士更是数不胜数。万一攻不下许都,刘琦的处境可就困难了,无论是刘琦内部虎视眈眈的士族降臣,还是外部贪婪之人,怕是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庞统也是同意这个意见,与曹操的骁勇善战,用兵老矣相比,刘璋及其益州军就逊色太多。柿子要捡软的捏,这在乱世也是十分恰当的。所以庞统也是极其建议刘琦用兵益州。

再者,刘琦举四州之力攻取一州之地,曹操以四州之力攻取四州之地,速度总是慢的。这样刘琦也就有时间和精力在曹操消化这些地盘的同时,开始自己的布局。如今的局势也是按着刘琦所想的发展。

领军回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遥望曹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