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长公子刘琦>第六章连日攻城

“点火,发射!”徐庶大喊道,一颗颗火弹,随着喊声呼啸飞过头顶,向城墙射去,城墙上士兵躲闪不急,被火油粘上,瞬间变成火人,凄惨的叫着,却无人帮忙。

火油过后,一座座大型投石车被拉了过来,装上几十,上百斤重的巨石,被腾空发射,虽然准度不高,却把城墙毁坏的不轻,而且只要落到城墙上,粘人即死,死状极其惨烈。

“冲啊,,,”“杀,,,”伴着一声声呐喊,步兵如蚂蚁一般,踏着飞桥,抬着云梯,飞奔而上,下面有刘琦建议,诸葛亮发明的大型床弩掩护,士兵如潮水般涌上,手持刀盾,蚁附登城。

刘琦考虑到,长沙护城河即宽且深,而且与河流相同,如果派士兵背负土包把护城河填平,耗费时间,不一定成功索性让诸葛亮督造攻城器械,刘琦时不时提些建议。

步兵登城,在古代叫做蚁附,就是像蚂蚁一样向上爬,主要是人海战术,要想减轻伤亡,需要一些技巧,飞桥和云梯就是不错的选择,

飞桥,是保障攻城部队通过城外护城河的一种器材,又叫“壕桥”。这种飞桥制做简单,用两根长圆木,上面钉上木板,为搬运方便,下面安上两个木轮。《六韬》中记载:“渡沟堑飞桥一门,广一丈五尺,长二尺以上。”如果壕沟较宽,还可将两个飞桥用转轴连接起来,成折叠式飞桥。搬运时将一节折放在后面的桥床上,使用时将前节放下,搭在河沟对岸,就是一座简易壕桥。

云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工具。相传云梯是春秋时的巧匠鲁班发明的,其实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当时取名叫“钩援”。春秋时;鲁班加以改进。战国时云梯由车轮、梯身、钩三部分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

唐代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了很大改进: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同时,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军队在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另外,由于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地与城缘接触,还可以避免守军的破坏。

到了宋代,云梯的结构又有了更大改进。据《武经总要》所记,宋代云梯的主梯也分为两段,并采用了折叠式结构,中间以转轴连接。这种形制有点像当时通行的折叠式飞桥。同时,副梯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使登城接敌行动更加简便迅速。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吸取了唐末云梯的改进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员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有效地抵御敌矢石的伤害。刘琦推荐的就是这种云梯,让诸葛亮打造。

古代攻城用的梯子种类很多,云梯算是巨大笨重、结构较为复杂的一种。三国时,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率兵攻打曹操的皖城,攻城的时候,原打算派兵士运土筑土山,竖云梯,架飞桥,接近敌城墙,但大将吕蒙认为此法费时费力,不如乘军队士气正锐,用弓弩石?强攻,可速战速胜。果然,最后以强攻取胜。

飞梯结构简单,重量轻,多是木制竹制。宋代飞梯长二三丈,首端装有双轮,便于蚁附登城。另外还有“避檑木飞梯”、“蹑头飞梯”、“竹飞梯”,形制略有差异,但都轻便实用。不过此时是为练兵,为了保存实力,一些轻便的飞梯便不用了。

为了鼓舞士气,刘琦给每次攻城的士兵发放酒和肉食,来振奋士气,每次攻城的士兵都是精锐士兵或者普通士兵,以来锻炼其胆气。至于一万老弱用来配合工匠营打造器械,或是在后面摇旗呐喊。

如此两月了,今日是徐庶领兵攻城,徐庶骑马立在敌军射程之外,一直鼓舞士气,或是指挥调度,或是呵斥胆小逃兵。

“全力攻城,违令者,斩!”“破贼大功,就在今朝!”“天黑之前定要攻上此城!”徐庶奋力呐喊。

刚刚喊完,当当当,后面一阵鸣金声响起,士兵熟练地掩护撤军,进退有度,丝毫不乱。

远处土山之上,讨逆将军刘琦正与军师将军蒯越谈论。“徐元直果然大才,不过两月时光,右军一万新兵堪当现在的精锐了,无lùn_gōng城还是撤退,都是丝毫不乱,真是进退有度,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了,厉害!”刘琦看到徐庶军撤退,感叹道。

“不错,昔日周亚夫围剿七国之乱,率兵攻城,进退有度,调兵遣将,这元直颇有周亚夫之风啊!”蒯越赞赏道。刘琦惊讶不已。

长沙城中,长沙太守张羡一把坐在地上,丝毫不顾自己的形象,接过儿子张择送来的水袋咕咚咕咚大口喝了起来,“可算徐庶退兵了,只是今日有点早啊。”

前来换防的将军,长沙都尉王贵道:“不错,可能他们也累了吧。毕竟连日攻城,虽说伤亡不大,可是也极其耗费体力啊。这也是怪了。连续两个月来,刘琦是拼了命的攻城,巨石,火油,床弩,火箭不要钱的发射,士兵也是一直进攻,极为奇怪。黄忠,徐庶,文聘,刘磐,黄叙,蔡应,蒯离,可是轮流攻城。真让人头疼。而


状态提示:第六章连日攻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