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前事今世>6.第 6 章

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选择考研的专业是文学,而不是本科习学的历史,其实立小遇心里明白,虽然在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深造弥补高考败北的遗憾,然而在逃避就业工作上的压力层面也占了许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堪比高考,尤其到了末端,压力更大,老是梦见自己落榜,考完那天是十二月二十五号,她所在的城市并没有下雪,只是寒风不断地刮,很多人考完之后就出去玩,然而她总是不能放松,在考专业科目一的时候,明显气力不足,许多点根本就不是指定书目上的,但她还是卯足了劲头做了下去,考不上仍旧是一个很大的概率。直到二月十五号出成绩的那天,她的心变得前所未有的忐忑。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准备复试而是反复地在网上搜索如何调剂。江苏高校官方通告说下午三点出成绩,可是在考研帮上很多人一点就考试公布自己的成绩,当然很多都是高分。终于下定决心输入了准考证号,她的确吃惊,结果并不想想象的差,专业课成绩出乎预料的好,倒是英语没有过80,这是出乎想象的,她英语一向很好,问了有经验的学长,才知道自己的总分数是绝对可以过线的。很放心。很放心。立小遇这才感到一点点的快乐,她毕竟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之后就一个人提着行李箱去南京复试,从地铁站出来的时候,是阳光明媚的下午。原来这就是南京。她望着四处高楼大厦,心莫名悲伤。你住的城市不下雪。你住的城市不下雪。她轻声对自己念着这句话。

原来985高校的确很名不虚传,南京大学虽然与百度图片上不太一样,然而就其与自己一起去面试的同学来看,至少在素质这个层面,他们比本科同学要高出许多。南大招生不太多,复试人数不超过个位数,然后还要淘汰掉一半,很是残酷。立小遇仍旧是怀着虔诚的心态做完了该做的题目,在导师面试环节也格外平静。四月份的时候查看官网,自己的名字赫然在上,她有一种狂喜,毕竟这一路上多么不容易,在最艰难的时刻硬是顶着压力前行,没有人关心她,没有人帮助她,一切全凭自己的意志力。多么不容易。原来只有越长大才知道人世是如此的艰辛,高考一分之差原来就是天与地的隔阂。短暂的兴奋之后立小遇开始安静了下来。只有她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在外人看来毫无用处的文学,只能厚积薄发慢慢积累的文科。

文学?立小遇从小就读了许多的书,大半部分是文学类书目,可以说文学是她的强项,正因为太了解,所以感觉很简单,反而其实在内心底里瞧不起文学。其实考研的时候中途才改变考文学,现在看来的确是考什么毁什么。

研究生一年级时,一切一切的现实才在她面前慢慢展露它的原始面目。理论。框架。论证。你我之言。这些究竟是什么?多少年的鲁迅?多少年的文学概念?多少年的笔诛?唇枪舌战?……这些概念要从头开始理清楚,要看很多很多关乎理论的书,”文学”与“鲁迅”这两个概念听得耳朵都要起茧。

为什么本来觉得很好看很有趣的文学一旦模式化体系化甚至功利化就失去了它的趣味呢?立小遇开始后悔,这种原本只是因为兴趣而喜欢的东西是不适合把它当成职业的。谁都没有错,但是谁都有错。这个世界就是越长大你越发现真理只是少数人控制世界的说辞。

悲哀。立小遇想到这个词语。就在头发花白的导师在课堂上看着几十个学生滔滔不绝之时,她却扭头看外面广阔的天空。并不是仰望四十五度故作悲伤,只是的确找不到自己的路。这路,究竟在何方?

听过几场类似明星教授的讲座之后,立小遇就彻底对这种浮躁的传输知识方式感到彻骨的无聊,与其在乌央乌央的一群人混迹,倒不如自己静下心来看一本小说。

立小遇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书写,大约只是因为成为作家只是一个人的事吧。如果能成为一个作家,那该多好。这条路是羊肠小道,诚然诚然,然而对于其它的事,她又提不起兴趣。有时她真的很想任性去找一个地方把自己封锁起来,听着旋律超强的音乐,陷入兀自的悲伤,构想无数无数个画面,然后将它们写出来。但,这只是一时脆弱而发生的短暂幻想,这不可能实现。人多么复杂,需要物质,需要吃穿住行,并且在现代社会,这吃穿住行的攀比远比精神层面风头更胜。浮躁。浮躁。空前的浮躁。立小遇总是因为这样的浮躁而无法平静下来,有时她很悲哀的想,自己在年少时代是多么单纯的一个人,一杯白开水,一本书,一整个晴朗的一天,时光就这样渐次走过了。这是多么丰富而单纯的年少时代,但她却无法永远停留在年少。

不能对不起含辛茹苦的父母,在离成年已经好几年的年岁里,再让他们来养活自己,这是对么一件不堪说的事。若是她是一个理科天才,她该一而再再而三的奋发,科技变成效率多么快,而不像这所谓的被别人看不起的文学,太慢了,太慢了,一无用处,迷茫在没有边际的汪洋大海中。

所以立小遇还是要不断不断的看书,尽管都是她不喜欢的,为了拿国奖,为了早日发出一篇核心论文,这些对于愈发捉襟见肘的生活来说是义不容辞的。

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过年回家,那时立小遇姑妈的腿旧疾重犯,本来是儿时不小心被带锈的钉头刺穿了脚,但是那时没有钱看医生,


状态提示:6.第 6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