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阳略显贫乏的历史知识,他当然不知道,佛朗机炮在大明军队正式出现,还是要到嘉靖元年,也就是1522年,据今还有13年的时间。
13年后的1522年,时任广东巡检的何儒,在泊于此地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种新式火炮,射程约为2000尺,威力很大,精度很高,且射速奇快,何儒以为奇货,高价从葡萄牙人的手中购得几门,并献与朝廷。
而到了1524年,也就是嘉靖三年,大明工部军器局才复制出佛朗机炮的制作方法,并成功仿制了32门这种子母炮,“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
对于这种“山寨炮”,在没有专利法和版权法的时候,大明朝倒也厚道,直接以葡萄牙的国名“佛郎机”命名,《明世宗实录》提到“中国之有佛朗机诸火器,盖自儒始也。”
明代佛郎机炮是欧洲早期后装炮的发展型,但又不同于现代的后装炮。
它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5个,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因为采用子母铳分离方式,所以体重较轻,最轻者仅有150斤,重者达千斤。《明史》记载佛郎机炮:“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干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商修孔,以子铳五枚夕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
《武备志》将仿制的佛郎机分为5个型号。
其中3号和4号是属于轻型的。3号长四五尺,装铅子每个重5两9钱,用药6两。4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3两,用药3两半。
1号和2号是属于重型的。1号长**尺,装铅子每个重1斤,用药1斤。2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10两,用药11两。各式佛郎机的射程,凡重在70斤以上的,可达五六里。1、2号佛郎机可用于水战。
而5号则是要塞型佛郎机炮,重达1000斤,威力远超1、2号,在射程上可以与红夷炮相比,达到两三千米,可以说是大明威力最大的火炮之一了。这种火炮的优点是以子铳预贮弹药,不必临时装填,可加快发射速度。缺点是炮管较短,和红夷炮相比,不能有较远的射程。不过红夷大炮,也就是欧洲的寇菲林长炮,就要到天启年间,也就是一个世纪之后,才会出现在大明了。
而张阳在马车看到的这门佛郎机炮则明显是属于3号或者4号的轻型火炮,重量不过200斤左右,仅相当于一个成年壮汉的体重,自然隐藏在马车上,无人发现。
不过,这却不是佛郎机炮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甚至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而张阳在此时看到佛朗机炮的身影自然也就不是什么蝴蝶效应而引发的结果。
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在福建、两广的沿海,早就有很多佛郎机商船出没,甚至很多佛郎机人做起了没本钱的买卖,直接当起了海盗,所以佛郎机炮,也就是子母炮的身影早就出现在了大明的沿海一带。
而在正德十二年,也就是1517年,佛朗机炮就已经出现在了大明宁王朱宸濠的部队之中,并且大量装备,可以说,大明宁王朱宸濠之所以胆敢反叛,他手中的佛朗机炮就是他的信心及筹码之一。
若不是朱宸濠这个倒霉的孩子碰上了500年才能一遇的妖人王阳明,大概拥有佛朗机炮的他,并不会那么快便完蛋。
不过从这一点我们便可看出,既然在正德十二年,佛朗机炮便列装了反叛的宁王军队,那么在正德四年的时候,一门试验型的仿制佛朗机炮出现在这里便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特别是出现在与海盗有交易关系的,早已糜烂的军器局手里,更是顺理成章。
…………
虽然并不知道佛朗机炮在大明的具体历史,却不妨碍张阳这个现代人明白后装炮和前装炮之间的威力区别,他开始对外面那些仍然在信心满满,还在50米左右,慢慢悠悠往前包围过来的重甲步兵的命运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在燧发鸟铳的掩护下,崔燕子的车阵悄悄打开了一个缝隙。
面对大明军队密集的阵型,火炮甚至不必怎么瞄准,只调整了一下高度,崔燕子便上前拿着一个火把亲自给火炮的引线点了火。
轰!
炮口射出一阵明亮的火焰,硝烟甚至比燧发鸟铳齐射造成的烟雾还要少上许多。
炮口正前方举着大盾的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明军阵型之中就已经爆发出一阵烟尘混合着甲片、石块,以及血肉的爆炸团!
没错,这佛朗机炮射出的并不是实心弹,而是内部加了大量火药、铁片,甚至掺杂了砒霜的毒火开花弹!
这佛郎机炮使用的开花弹倒不是从欧洲学来的,而是大明朝独自研发,从明初开始使用,到正德年间已经足够成熟且实用,与欧洲的开花弹不同,明代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台面中间有一圆型小孔,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设计比信管型尤为科学。
这佛朗机炮和毒火开花弹的结合也算是一种土洋结合,这个毒火开花弹在密集阵型之中的二次爆炸,不仅打穿了明军重甲步兵的两层阵型,更把步兵身后仅着轻甲的长枪兵给如割麦子一般地杀伤了大片。
仅用目测,这一炮就杀伤了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