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马兰半岛丢了,法军若留在印度是最大的隐患,因此英国政府经过磋商,把阿拉伯半岛一块土地割让给法国,就是现在的科威特、沙特地区。这个时期还没有发现阿拉巴半岛储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在世人眼里,这块土地就是不毛之地。法国政府失去安南,白白德来一块土地,自然大喜过望,因此法军迅速向阿拉伯半岛开拔。其实英国人意图很明显,就是让法军防守印度的西北部,防止中国军队从西北部进入印度次大陆。
撤退到印度的10万英军,自然要加入印度的防守,其兵力迅速在沿海地带布防。由于英军在印度的主力部队大都部署在北方,东南部及南部沿海地带兵力不多。可是马来半岛失守后,印度东南部及南部沿海地带便成为薄弱环节,好在马来半岛英军及时撤到印度,万无形之中弥补了战略上的不足。其实英国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如果一开始英国听从美国人的意见,放弃澳大利亚集中力量防御印度次大陆,或许就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本来邓子轩的计划是,完成南洋战略后,便准备向美洲大陆发动攻势,待完成美洲战略后,在回过头来拿下印度次大陆,最后是阿拉伯半岛。然而,战局的巨大变化,让邓子轩看到了迅速解决印度次大陆及阿拉伯半岛的契机。
而这个战略契机完全是英国人造成的,他把精锐的陆军布放在印度,把大西洋主力舰队部署在澳大利亚,以为可以取长补短,什么都不想丢,鱼和熊掌都想要,天底下哪有这么好事情。英国人以为中国军队即便发动攻势,一定要从陆地进攻,因此他把重兵全部部署在印度东北方向,并保证印度的防御稳固,以其保证印度的安全。
由于英海军在印度洋的作战舰只不足,由此给中国军队创造了在海上发动登陆作战的条件,而在英帕尔防线发动攻势,意在拖住英军的重兵,掩护海上的登陆部队出其不意出现在印度西南部的孟买。如果中国军队在印度孟买登陆成功,英军在英帕尔防线就失去作用。目前英军在印度的总兵力达到35人,英联邦的军队也就是以印度人组成的军队有5万人,因此英国人认为印度次大陆暂时无忧。
.-
,
“
.-
ps:
机会来了是不会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