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二百七十三章【征战天下】

唐朝初期,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并立,分别是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又称:高丽)及分布在朝鲜半岛南部东南方向的新罗和西南方向的百济,三国在朝鲜半岛呈品字形排列。三国之见时战时和、时敌时友,纷纷扰扰,打了几百年,谁都想灭掉对方统一半岛,但谁都又没有能力灭掉对方,这就是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三国中,高丽势力最为雄厚,百济、新罗稍弱。起初,新罗与高丽结盟对付百济,百济一弱,高丽势力就南下了,又威胁到新罗,于是新罗又与百济结盟对付高丽……新罗因为总是投机取巧,一会儿联手百济打高丽,一会儿联手高丽打百济,打来打去高丽和百济发现了,原来一直渔翁得利的是你新罗!真是岂有此理!

高丽和百济总算回过神儿了,开始联手打新罗!现在轮到新罗叫苦了,跑到大唐向太宗哭诉:“高丽、百济,累相攻袭,亡失数十城,两国连兵,意在灭臣社稷。谨遣陪臣,归命大国,乞偏师救助。”

这三个弹丸小国打的热闹的时候,作为宗主国的大唐也没有不作为,几次派遣使者到三国进行调停,但是高丽和百济面对来自的调停令,总是采取一副“外称顺命,内实相仇如故”的策略——通俗讲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官方说法就是阳奉阴违。

三国都是打不死的小强,但也经不起长年累月战争的折腾,就开始寻找外援了。外援很重要!大唐!倭国!二选一!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交锋,竟然在各自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两个地区强国(倭国自以为自己是强国)竟然由三个小小的属国在衡量其实力孰强孰弱,并且,胜出的一方,将成为百济或者新罗或者高丽的外援。经过百济君臣的反复衡量,最终,他们选择了倭国作为自己的外援。

此时的高丽和百济是盟友,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倭国作为自己的外援。而经过新罗君臣的反复衡量,最终,他们选择了大唐作为自己的外援。

高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的命运自此就已经确定了!李世民的阴谋先是隋末时,新罗趁大隋派遣百万大军攻打高丽的时候,在高丽背后捅了一刀,夺了高丽方圆五百多里的国土。

挺过了隋国百万大军压境的高丽,趁隋末中原大乱、无暇东顾的时候,又挥兵南下,攻打新罗。时间到了626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新罗、百济两个国家派遣使者到大唐,向唐朝告状:高建武(时任高丽国王)封锁我们两个国家从陆地上来的道路,导致我们不能及时来朝贡。

大家都知道,但凡向老师打小报告的人都没有好下场。高建武听说两个国家联名去告状,心想:你们敢到告我的状?打!不打不解气!于是对着两国就一通猛揍。

两国招架不住,就向大唐告急,李渊便派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到高丽去做和事老,朱子奢跟高建武说了些什么,我们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反正这个人很能忽悠,他回去了之后,高建武就向大唐“上表谢罪”了。

到了642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六年),高丽国最高领导层内部发生了分裂,高建武想除掉一些内部颇有势力的并危急到王位的将领,而高丽国西部大人(官职)渊盖苏文,因势力最大,为人最为嚣张,于是便成为了高建武要搞掉的第一个刺头。

于是高建武就跟一班忠于自己的大臣商量着,要杀掉高建武,可惜事情败露,反而为渊盖苏文所杀,史书记载“尽杀之,死者百余人。焚仓库,因驰入王宫,杀建武。”

杀掉高建武之后,苏文知道自己不能做国王,因为当时在高丽要做国王是必须由大唐来册封之后才是合法的,于是他就决定扶一个傀儡上台,最后选择了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也就是后来的高丽宝藏王!同时,苏文授予自己为大莫离支(类似于唐朝的中书令及兵部尚书,说简单点就是丞相、摄政王)。

自此,高丽国大权全部落入苏文手上大唐本着不干涉属国内政的原则,依然册封高藏为高丽王、辽东郡王,让他管理高丽,但是高丽的实际统治权并不在高藏手上,他只是个傀儡,朝政全被渊盖苏文所把控,渊盖苏文是个铁腕的军事独裁者,其为人呢,史书也有记载:“须貌甚伟,形体魁杰,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

渊盖苏文作为高丽的实际掌权者,朝鯕v史上的民族英雄,出入极为风光,上下马都要属下官员趴在地上,供他踩着上马、下马,治国根本也是实行严刑峻法,暴政而治,导致老百姓在路上见面都不敢说话,只能“道路以目”。这样一个人,和平的不爱好,鹰派的代表,一心想灭掉新罗,以报当年夺城失地之国恨,在他的驾驶下,高丽这台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向新罗。

643年,太宗本着为属国的和平稳定负责的态度,派司农丞相里玄奖(注意,司农丞是官名,相里玄奖是人名)出使高丽,以求高丽能够罢兵,不要再攻打新罗了。这里有个细节,从相里玄奖的官职上,你或许可以看出李世民派遣使者背后的真正秘密。司蓿荷瞎艜代負責教廾穹n植的官員漢代始設,掌管錢糧的官員。

丞:主官的副手。司农丞,农业部部长的副手。大家可以看出,李世民派出去调节国家间纠纷的外交官员竟然是从农业部选的,而且只是农业部部长的一个小副手。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唐太宗并不想真正地调节两国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三章【征战天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