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府这几日有了喜事,方姨娘为大老爷生了个儿子,胖嘟嘟的可爱极了,小小的孩子已经跟大老爷十分相像,老太太瞧着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跟他爹小时候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因着生了儿子,方姨娘的地位便水涨船高,老太太提出把方姨娘扶正,一时也没有人反对。
谢氏当着老太太的面儿眉飞色舞地说道:“大老爷得了儿子,全府上下都是高高兴兴的,方姨娘此次当真是立了大功了,要我说,不如亲上加亲,让五丫头与方有为定亲,老太太意下如何?”
老太太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眼睛里都是赞同,心里自然是想答应的。
方有为是方姨娘的侄儿,如此一来,两家人自然更加亲近,沈清蕊嫁过去也免得被欺负。
何况方有为年纪轻轻已经中了秀才,将来必定是状元之才,前途一片光明,沈清蕊嫁给他也是极好的。
然而老太太却又想到了沈清萱,脸色顿时暗淡了下来。
沈清萱刚刚被退婚,这时候又把沈清蕊的婚事定下来,只怕沈清萱难免难过。
“此事暂缓吧。”老太太不着痕迹地说道。
谢氏觉得这个提议简直好极了,怎么要暂缓呢?她性子直爽,立即就要继续劝说老太太,然而还未开口,媳妇儿崔锦屏忽然轻声笑道:“母亲,儿媳瞧着老太太似乎累了,不如咱们先回去吧。”
崔锦屏自然是看出了老太太的意思,怕谢氏惹得老太太不高兴,这才不动声色地拦住了谢氏。
谢氏被拦住了,倒也无话可说,只得闭嘴不言。
李煦出征已经一个多月,前方战事胶着,沈清薇日日难安,每日里等前方传来的书信简直望穿秋水。
她知道李煦自然不能再时时刻刻地想着自己,他现下最主要的任务是打赢这场仗,书信自然也没法子寄得太多。
虽然是这样,可沈清薇仍旧是觉得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她干脆每日里在书房里为李煦抄经祈福。
只要他能平安归来,她愿意替他承受任何苦楚。
好在李煦虽然身处战乱,却也依旧知道她的担心,派人送回来几趟书信,加上从南方来的人也有传言说似乎大周胜算更高,沈清薇心里也好受了些。
这一日,谢氏与崔锦屏前去豫王府看望沈清薇,刚一到,谢氏就拉着沈清薇上上下下地看个遍儿,接着道:“瘦了!薇薇,太子殿下虽然正在前线打仗,可心里必然也担心你,你可要保重自己呀,若是你有什么不好,我也要心疼死了!”
沈清薇笑着让丫鬟端茶上来:“母亲,薇薇一切都好,您只管放心。”
又说了些话,谢氏忽然就提起来家里的事情,心中带着不服,脱口便道:“我也是一番好意,五丫头嫁给方有为,难道不是一件天造地设的好事吗?我就瞧着他们两个极其般配,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如何想的,硬是说要暂缓再议,虽说那方家必定是不着急着给儿子定亲的,但如今正巧方姨娘生了儿子要扶正,喜上加喜不是更好吗?”
见谢氏如此耿直,还略带气愤,沈清薇自然是了解她的,赶紧劝道:“薇薇知道母亲自然是一片好意,只是五妹妹年纪还小,不着急。况且若是等方有为高中之后再定亲,到时候五妹妹脸上也有光。”
崔锦屏也在旁说道:“太子妃说的是,咱们能想到的,老太太自然也都想到了,必然不会不替五丫头着想的。老太太心里定是都盘算好了的。母亲还是莫要着急的好,您的一片心意咱们大家都是知道的,若是五丫头知道了,也自然是感激您的。”
谢氏心里也好受了些,这才作罢。
其实沈清薇略一思考,也就明白老太太到底是为何说要暂缓的,只是这些事情谢氏必定不会理解。
按照谢氏的性子,若是没有人拦住,只怕早就对老太太直言不讳了,至于是谁拦着了,沈清薇一眼便看得出来,是自己的新嫂嫂。
崔锦屏当真是个不错的,沈清薇想到谢氏身边有了崔锦屏,也放心了许多,叫人从库房里拿出来一匣子宫里赏赐的珠花送给了崔锦屏,崔锦屏也笑着收下了。
丫鬟呈上了谢玉从北狄送来的信件,谢玉在信里告诉沈清薇大事已成,他已经联合了北狄的大皇子,将意图勾结镇南王的四皇子拿下,北狄不会对大周出兵。
不过他要暂缓回京的日程,还要在北狄逗留一阵。
沈清薇稍稍松了一口气,她就知道谢玉是一定会尽全力办成此事的。
从小到大,他就在尽全力帮着自己做每一件事,想到这里,沈清薇对谢玉不由得有些感激。
“去平宁侯府送个信,就说表哥已经联合了北狄的大皇子,将意图勾结镇南王的四皇子拿下,北狄不会对大周出兵了,表哥现下也安然无恙,叫舅母放心。若是我得空,便去瞧舅母。”
平宁侯府收到信自然也十分高兴,谢玉能安然无恙,还阻止了北狄出兵,也算是对社稷有功,到时候回来必定得皇上夸赞,谢家也是一片喜悦。
谢氏与崔锦屏从豫王府回到国公府,婆媳俩一路说说笑笑,崔锦屏极会做人,知道谢氏喜欢听什么话,便只管捡她喜欢听的说,谢氏看着儿媳妇也是越看越喜欢。
她俩刚走没几步,就瞧见门房有几个陌生人进出,崔锦屏立即道:“母亲,这不是咱们府里的人,别是什么歹人吧?”
谢氏心里一急:“咱们跟上去瞧瞧,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