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下顿时安静起来。百姓们很少听到官老爷开口说话,新鲜得很,胆大者抬起头一脸好奇地打量着杨凯。
杨凯有几分不喜。
被京兆尹派来维持秩序、隔三岔五立着的捕快中,有几个机灵的,高声喊道:“皇上圣明!”
众人忙跟着山呼了两句:“皇上圣明!皇上圣明!”第一声还稀稀落落的,第二声就排山倒海,仿佛连秋风都要震了开去。
只有几个百姓和武修,依旧呆头鹅般立着,木木地闭着嘴。
高毕在后面看了嗤笑,这杨凯就是喜欢这种没用的排场,难怪一把年纪了,还死活升不上三品。
杨凯不知高毕所想。他满意地点点头,再次扫了一眼看过好几遍的公文,清了清嗓子,用百姓们都听得懂的话说道:
“这次武举,总共分为三轮。第一轮比的是气力,场上放着的这些石头,大家看到了吧。石头总共分为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能举起的石头越重,分数就越高。”
底下的人嗡地一声议论起来:
“二百斤,这谁能举得起来?”
“你举不起来,不代表别人举不起来。听说东街的毛屠夫,每天早晨都要杀一头两百斤的猪。”
“就是,这里面的人可是要当将军的,说不定连三百斤的都有人能举起来。”
“三百斤夸大了吧。能有几个毛屠夫?恐怕这第一轮就得筛下一大半了。”
杨凯不满地皱眉,场地大,人群站得开。他铆足了劲说话才能让众人听见,此刻吵吵嚷嚷的,如何念得下去?
杨凯的副手一见,忙高声喝道:“大家噤声,听杨大人说。”
人群慢慢安静下来。杨凯这次不再停顿,很快地宣布完剩下的规则:
“第二轮比的是骑射。参赛者骑着马绕场跑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心者方为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射中的靶心越多,分数越高。
“第三轮比的是策论武经,只有通过前两场的人,才可以参加第三场。这场由主考官大人亲自阅卷。待到三场比赛下来,根据参赛者最终的分数来定名次。”
杨凯说完,把公文往副手怀里一塞,转身就回帷幕后面去了。
高毕抱着手炉,小眼睛盯着地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杨凯看着这个肥胖如山的长官,一左一右抱着两个手炉,脸上的肥肉把眼睛都挤成小小的两粒,心里就不甚亲近。
但想到高毕素有“笑面虎”的称呼,他按下情绪,恭敬地向高毕行礼,温声道:“大人,下官已经宣读完了规则。”
高毕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杨凯恼怒他对自己的不以为意。自己好歹也是四品文官中的佼佼,这次被皇上选来当武举的副考官,办好了差,随时可以升到三品大员。他对自己这么轻慢,日后可不要后悔!
心里这样想着,面上却一点都不露。杨凯恭敬地退到一旁,等待开考的时辰到来。
高毕掀起眼皮子睃了他一眼,闭着嘴不说话。
帷幕里是不动声色的琢磨,帷幕外的人就坦荡多了。杨凯一进去,压抑的空气一下子就轻松起来,众人纷纷议论着这闻所未闻的规则。
场上一字排开的参试者,有几个已经冻得嘴唇发紫,上下的牙齿哆哆嗦嗦打着颤,仍强自撑着。待到一听完规则,心下绝望,一双眼睛四处打睃,看能不能找到机会偷偷溜走。
事实上,这些参试者中,真正去少林、武当之流学过正宗功夫的没有几个。
毕竟是前所未有的武试,大铭太大,消息传播不便,很多地方只知文举、不知武举。
从参试人数就看得出来。文举要从童生一路考到了举人,才可以来京城参试,纵然如此,参试者也有上千人之多;但武举是直接开始比,一个月前报的名,此刻站在这里的参试者,却只有几百人。
这几百人中,很多都是京城附近几个州县里,自认有几分武艺和力气的街霸、屠夫。也有一些是如同江飞白一样,在文举中落第,想来此处碰碰运气的。
但也有极少数人,是真正身怀绝技,得有宗师真传的子弟,他们熟读兵书,就是为了寻个机会,或鱼跃龙门,衣锦还乡;或为国效力,造福百姓。
这些参试者们听了规则,心思各异。有人根本连武经都没有听过,已然决定弃权;有人暗自点头,赞许规则公道。
江飞白站在这群参试者之中,心里一片苦涩。
他不会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