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章 苏宛平去辩馆
瞧着孟维此人的出身也不高,更应该为底层才子读书郎着想,能让他们也有一个露头的机会才是,怎么尽学了京城权贵子弟那一套。
就像当年她与弟弟初入京城时,她弟弟受众人邀请,也是今日茶楼明日酒楼,不是会诗便是踏青,瞧着像万般静好,诗文才学更是文雅趣味。
但真正的辩馆不是茶楼也不是酒楼,该是有才之士露出头来,能得天子权贵们赏识,再辅以重用,而不一定要经历科举方能走上官场。
苏宛平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倒也没有说什么。
那边才子已经弹奏起来,随之而来的大堂内,原本人声鼎沸的,一时间都静了声。
曲子颇有些忧愁,但弹奏之人却并没有显得忧愁,似乎有一种少年时代不懂愁滋味却故意装深沉显得自己也有一番忧愁之感,所以有不少写诗写赋,故意写得忧国忧民,真正体恤百姓有忧国忧民之心态的,往往不会时时候候彰显出来。
曲子弹完,堂前都响起了掌声,唯有苏宛平是坐着没动的,她看着那位才子满意的坐回八仙桌前。
有人问他酒中歌是何意?
那才子说道:“尝遍无数酒,唯有一曲寄我情,各位所听到的便是我此刻的心情了。”
好有情调。
苏宛平却是笑了笑,看向弟弟苏义,轻咳一声,说道:“表哥,我有一首词,我念,表哥帮我写。”
苏宛平的字太过清秀,她练得也少,平素记记帐本还差不多。
苏义一听很有些意外,他姐还会写词?
但苏义很快坐到了诗台前,众位才子们也都好奇的看向苏宛平,那孟维也是暗自心惊,没听说过逍遥王妃会诗词,只知道她尤其会做生意。
苏义准备好,苏宛平便念了起来,“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苏宛平暗自在内心默念,先盗用一下大诗作,以表达她眼下的不满,做一番告诫,反正也没有人知道。
苏义听着姐姐忽然念出这么一段,他看向姐姐,心头也有些震憾。
而在场热情高涨的众位士子们,却是忽然都静默下来,辩馆大堂难得这么安静,静得落针可闻。
孟维掩下心头的震惊,连忙拍掌附好,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虽然不知苏大人的表弟是什么时候来的京城,是个什么功名,但是瞧着很厉害的样子,而且如孟大人这样的还得附和着,看来是不简单了,多多巴接那自是好的。
苏义放下笔,朝孟维交代道:“将这一首词挂在堂前显眼处,想必进来的人都能看到。”
孟维连忙上前接过宣纸,忙叫管事的将之裱起来。
而苏义却再次开口,“我……表弟今日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此处为辩馆,该是发挥你们真才实学的地方,而不是茶楼酒肆附庸风雅之地。”
苏义面色严肃,众位才子们方发应过来,苏大人这是生气了。
这些才子脸薄的很,个个无地自容垂下头去。
苏宛平见原本热闹的大堂忽然都不敢大声喧哗了,她觉得有些虚假,于是叫来弟弟,两人来到辩馆外,这儿是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随着两姐弟出了辩馆,其他才子也相继出了辩馆。
孟维不明白逍遥王妃想要做什么。
苏宛平却指着这些来往的行人说道:“有哪位才子能站在此处吸引百姓过来,将君与民这个话题而说动了百姓。”
这些才子一听,个个奇怪的看着她,他们饱读圣贤书,说出来都是孔孟之道,这些行人连字都不识,怎么去沟通。
无人敢出来,苏宛平看向孟维,“孟大人可敢出来一试?”
孟维有些为难。
弟弟苏义却是出列,他来到门前高台之上,随着苏义这奇怪的举动,有行人停下了脚步。
苏义看向底下,便说道:“今日辩馆有一题,君与民,我今日苏义在此与各位一起来说说这题,底下的各位街坊们可有人明白什么是君什么是民?”
行人越聚越多,对辩馆里的人向来就敬畏,难得看到辩馆里的人会出来与他们说话,个个都显得很热情。
有人接了话,“我们听不明白,只知家里老母亲,膝下有儿女,肩头有重担,身边有妻子。”
这正是所有人的生活,如此平凡朴素,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组成了这一个国家。
才子们听到这话,总感觉苏大人与他们这样的人说话就是对牛弹琴了,他们只知道一日三餐,哪理你国家大事。
然而苏义却是笑了。
“我与你们一样,上有老下有小,有妻相伴一生到老。”
随着苏义的话,这些百姓都笑也起来,忽然拉近了所有人的距离,似乎辩馆里的才子们也是一个食得人间烟火的普通人。
苏义接着说道:“庄户种田,丰收所得皆收税,这些税赋所得皆入国库,言小家上有父母,言大家上有国君,此为君。”
“民,便是你们,君与民,如同父与子,君轻而民重,父亲向来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自是长辈眼中的宝。”
苏义话落,百姓中有人惊呼道:“这下我懂了,君便如我们的父母,而我们便是国君的子民,那我们为何还要缴税?父母向来爱着自己的孩子,我家里头我都舍不得我儿子辛苦,恨不能我自己多做一些。”
辩馆里的才子们听了直摇头,果然是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