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科幻未来>诈欺猎手>第12章 如果有这需要

【7/6】

【我和何先生分开了。】

一年半前,7月6号的这篇日志,也是令时左才最先起疑的部分。

现在他再一次将这篇日志放到我面前,我心底生出几分恍然。

从这一天开始,往后的日志,无论是风格还是格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喜欢何先生的理由”这一标题被删去,也放弃了##包裹数字的点列式格式,内容也开始渐渐变得与何先生无关,多了许多伤春悲秋的文字。

起初我在看到这篇日记时,也或多或少察觉到一点端倪,却从来没有往深处去想。因为我本能地觉得,毕竟是分手了——再怎么死缠烂打、死心塌地的人,也总不好意思在分手后还在博客里细数自己喜欢对方的理由,写些哀哀怨怨的句子也是理所当然。

但我现在终于明白了。

“不是叙述的‘风格’换了,而是记叙的‘人’换了,是吗?”

时左才点点头。

我想了想,说:

“虽然你这个推论很合理,但是本质上也和我那个多重人格障碍的推论差不多……如果没有实际一点的例子来证明的话,很有可能也只是无用功……”

“比较关键的线索也是有的。”

时左才移动鼠标,点开另一篇两人分手后的日志。

【7/11】

【鹤桥施工了。只好从原路回家。虽然近了许多,但沿路交通灯太多了。】

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这句话,一时间没能察觉什么不妥之处。

时左才开口问我:

“你记得何遇住的方向吗?”

我稍作回忆,说:“我每天放学都会路过鹤桥,不过也没怎么见过何遇……啊!对了,上个星期我周测不及格留堂,九点多才回家,那时候就看见何遇骑着单车往鹤桥方向开。”

时左才点点头,说:

“简单地推论一下——”

“第一点,雏光的校区位置比较特殊,从校门出来,只有东西两个方向能走,东边是街区,西边就是鹤桥的方向。这两个地方的特点是,东边的路会有很多红绿灯,而西边过了鹤桥就是旧城区,到处都是小巷子,没有什么车流。”

“第二点,从这篇日记中,可以看得出来,关于路况的描述,与雏光的地理位置是吻合的。鹤桥施工无法通行,所以只能走东边,而东边的路确实有很多交通灯。”

“第三点,从记叙者的口吻,同样可以看出来,在鹤桥没施工之前,这个人一直都是选择走鹤桥回家的,但是日记里同样提到了鹤桥是一条更远的回家路线,那他为什么要坚持走鹤桥呢?”

我叹了口气,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说何遇在和郝淑卿分手之后,不想触景生情,又或者是因为自己是色盲、无法辨识交通灯的原因,选择了绕道回家……”

时左才补充道:

“不错。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升到高二之前,何遇一直都是从东边街区的方向骑车回家的。”

我说:

“也就是说,7月11号的这篇日记,其实是用何遇的视角来写的……”

“除此之外,前后几天的日记也有可用于验证的线索。”

时左才打开了前一篇。

【7/10】

【试着抽了根烟。被呛到了。已经不会抽了。】

我“啊”了一声,说:

“这么说起来,郝淑卿确实没有在日记里提到过她会抽烟的事情,倒是好像有哪条日记写着何遇为她戒了烟还是什么的……”

时左才点了点头,又翻开前一条。

【7/9】

【背了两年的背包坏了。没能修好。】

他将鼠标指针移到“背包”二字上,说:

“两年前的纪念日,郝淑卿给何遇送了一只登山包作为礼物,时间对得上。”

我不住地点头:

“我也记得,他办公室里总挂着那只皱巴巴的包,土黄色的还挺显眼。”

顿了顿,我又犹豫着说:

“可是,即便这几篇看起来都像是出自何遇之手,又怎么解释前面这两篇呢?”

【7/7】

【路过了喜欢吃的炒板栗小摊子。虽然被叮嘱过不能多吃,但是现在可以随便吃也没所谓了。】

【7/8】

【路灯变换着。以前我都会陪着何先生。现在何先生得自己过马路了。像以前一样,跟着过马路的人群一块走。】

“同样是在分手之后写下的日志,但这两篇日志分明是以“郝淑卿”的视角来写的。”我嘟囔着:

“还是说,直到7月8号前的日志都还是郝淑卿在写,7月9号开始换成了何遇?”

时左才没有直接回答。他仿佛陷入了沉思,眉头渐渐越皱越紧,良久,闷闷地说:

“我觉得不是。这两篇日志,应该也是何遇写的。”

“为什么?”我问。

我期待着时左才给我一个合理的回答,但他却只是摇了摇头,抿抿嘴唇:

“只是直觉。”

我愣了愣,旋即咧了咧嘴角,干笑两声:

“信奉理性的时神探也有这么感性的时候啊?”

我没往深处想,只是随口揶揄了他一句。但时左才却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我。

随后,他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一句令我震惊不已的话。

“因为,我觉得郝淑卿已经死了。”

我被吓得差点从网吧的椅子上跌下来,冲他大叫了一声:“你说什么?!”网吧里的所有人都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纷纷转过头来用看智障的眼神盯着


状态提示:第12章 如果有这需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