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有人注意到,有些道士在出宫的时候是不是身上带着东西,特别是那些陕西,四川和云贵一带出身的官员家的供奉们。。
川陕西南的各个省份出身的官员们,在各个衙门里面的地位并不算是太高,川陕西南自然是比不上自古文人辈出地江南,也比不上亲贵故旧很多的北方。在朝中没有什么关系和背景,也就不会做到太大的官职。
现在使用农奴劳动的农垦庄园,蓬勃发展的工商业,还有日进斗金的海贸,都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代言人,不管是北方的那些棉绅还是南方的那些工商业主们,这些人为了朝廷中枢所出台地政策对他们有利,都是十分的舍得花钱。
相对来说,陕西除了西安府。四川除了成都府之外,还真是没有什么工商发达的城市,地方上因为不适合种植棉花之类地经济作物。所以他们的经济结构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沿海一带逐渐变得富庶,川陕云贵也没有在这个上面赚到什么便宜,反倒是因为南洋和关外便宜粮食的冲击,每年的收入不管是地主还是农民都是缩水了不少。更不用说,沿海地那些手工工场对于川陕云贵这几个省的小作坊毁灭性的冲击。
而且,因为沿海各省对于人手的缺乏,北三省棉绅对于农奴的需要,川陕云贵的劳力还不断地外流,四省的地主乡绅。经济上的支柱产业就是农业,种地就是靠着人力,人不断的向沿海迁徙,种地的人手逐渐的减少,直接就是导致的收入的减少。
所以在朝堂之中,每次都是高喊着祖宗之法不可荒废,此时天下圣人法统崩溃,长此以往必将危及社稷乾坤地。都是川陕云贵的出身的官员,这些人对于把持朝政的那些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侍郎们,怨气极大。
这些官员们的收入可远远的不如其他派系的丰厚,原本也是养不起什么供奉的道士,不过很多人都是被隐讳的点拨过,说是家宅中有个道士,会有很大的好处,许多人都是将信将疑地请来了湖北某地的道观地道士,请来之后,才知道好处是什么。
当年皇帝还是兴献王的时候。他所在的荆楚之地,本就是道教最为繁盛的区域。嘉靖皇帝本人虔诚的信封道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的兴献王府和许多附近的道观都有很深的关系。
兴献王变成嘉靖皇帝的时候,很多道观都是来到了京城走上层的路线,这些可以行走在高官显宦府第中的出家人,传递某些东西特别的方便,而且不容易被发觉。嘉靖一直是在小心翼翼的做着,把那些对保持朝政的那些大臣不满的官员组织起来,而那些内阁六部的官员们则是觉得,天下已经是操持于他们手中,志得意满,已经是大意了。
嘉靖二十年的冬天,江峰收到了来自大明京师的急报:明皇重掌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