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再看向张商英那儒雅的笑脸时。也笑了。
……
前堂热闹的正要行酒令时,忽有递帖子的奴仆进来打断了众人,管事转呈给上席的曾布,底下见状稍稍减缓了些热度,齐齐的投去视线,见曾布满脸的笑意敛去了些。不过还是轻松的语态。
“座下可有人收到此函啊?”
他让管事将帖子传了下去,底下臣官面色觑然,不过即而表示不会赴约,只是在这点上,他们却没和曾布想到一块去。
“既然人家诚心相邀,那去一趟又有何妨?”
“嗯?”
底下错愕。
帖子传到曾肇手里,曾肇也皱起了眉头:怎么连他也回来了,官家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左右明黄的灯烛耀到他头髻上,就像是宴飨里的丝竹声般令人迷失。
*************************************
*************************************
翌日朝阳下的鸟雀声后,朝会始散。
大庆殿前。百官次第出了殿门,有条不紊的在往日的框架中作息,而徽宗在下了朝后,便单独叫上了枢密使蒋之奇研讨河湟两地叛乱一事,两人在御鞠场地前的凉亭口商议,旁边内侍屏退。只余下两条影子攀下石阶,议毕,场中的蹴鞠声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传球传球!”,“这边!”
“郭四,看住人!”
“射!”
蹴球高高地飞进隔壁校场里,而后腰门口就闪出一腰圆背熊的虎禁,他抓着蹴球过来质问,只是运势不佳,抬头就瞧见了凉亭口观赛的徽宗和蒋之奇,徽宗转过来看他一眼。立马就吓了他个趔趄,不过皇帝也不会与他计较,收回了目光后和蒋之奇坐入亭中,两边服侍的黄门这时打起湘帘,将复任的高俅引了进来。
“高俅见过陛下。”
“嗯……”
徽宗自斟了盏小龙团喝。旁边的蒋之奇慢了下了动作看他,见皇帝举重若轻般的抿了口放下……
“说说吧。”
衣袖抬起间,轻飘飘这一句询问便落在了那蹴鞠管事的头上。
高俅礼毕起来,“官家,小臣已与京师所有的蹴鞠馆子接过洽了,其等对于朝廷的扶持均无异议,几个大馆子甚已表示即日筹建球场,总的来说,新鞠大势已成,所以小臣斗胆提议将新式蹴鞠向畿内诸县推广,以联合赛事的形式扩大影响,详目官家已阅,小臣就不再赘言,就不知圣意如何裁断?”
徽宗运着竹筅子在搅,里头的茶汤成色变得愈加温暖,他不说话,任由茶香慢慢的绕上梁楣,许久……
“好。”
这句下来,高俅那一直绷着的神色总算缓了下来,“那小臣这就下去准备。”
他刚退下后,蒋之奇是眸眼浑浊了,“恕微臣愚钝,这新鞠是有何等益处,竟能让官家如此看重?”
徽宗瞥他一眼,笑了,“蒋枢密久在安老手下从事,莫不知吾大宋立朝弊政?”
这……
蒋之奇语滞下来,这事益弊相兼,还得看皇帝是什么意思,不过……毕竟是立朝沿袭下来的国策,难道皇帝想动这一块了?他眼神慢慢地移向徽宗的脸,这年刚及冠的新官家可真是越来越琢磨不透了……
“官家,皇城司送来的谍报。”
旁边转呈文书的陈迪打断了他,蒋之奇见着徽宗面色如常的接过文书,还是当着他的面看了。等茶香洗了半晌的清风后,徽宗将文书丢他手边,脸上是笑。
“蒋枢密可是在受邀之列?”
嗯?
蒋之奇疑惑得拾起来看,眉心,立马皱起了井字,“这……”沉吟了会儿,“这苏东坡虽与吕、韩等人有所交往,但算不得中坚,若是其有意复元祐之政,也该是密谋党襟才是。可……如今这一回京就广洒邀贴,确不像他旧日之风。”
或许这个岔子让徽宗也有些费解,所以屈着指节轻扣桌面。
苏轼……
可真是很久没见了。
……
……
东头旧宋门外的玉堂巷子里,晁家府院如往常般接受日光的洗浴。好在已不那般炽热,使得里头的杂役们可以边扫着尘屑边与人说话,模样悠闲,这晁府难得热闹,所以他们的话自然多些,尤其是对里头那位大人物的议论。
那可是苏东坡啊。
这种对于大名士的敬畏让他们更是好奇。所以在清扫阶前落叶时,就会装着用袖管擦拭窗格,借此瞟几眼堂上高坐的那老叟。
那老叟真的已经很老了,褶皱的脸就像是严冬里的针树皮,不过,即便如此,那含笑的模样还是能透出几分昔日的容光,就如同他腰挂的青玉坠儿,愈老、愈显得厚重。
而底下,是两排缁撮大袖的鸿儒列开。以自家老爷为首,都是京师文人圈子里的大名望者,陈师道、李格非这几个苏门子弟是不用多说,心奇的是,就连范纯仁、黄履这些深居简出的大学士也赫然在座。
苏轼,这个流落海南儋州的大文豪几乎已经淡出整个大宋文坛。现今士林论起fēng_liú人物来,也早不将其纳入范畴,可即便如此,在听闻他的回归时,还是难以抑制住内心的起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fēng_liú人物。
真词人,真性情,前柳后苏,当可谓一时瑜亮。
而这回苏轼高调的发帖举会,也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