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帝国在凄惨的冬天哀号时,瑞典再也坐不住了,显然俄国人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对芬兰提出领土要求正当时。冰天雪地成了瑞典军队最好的武器,因为此时他们已经拥有两千辆雪地摩托,足够每一次供两万大军长途奔袭。
1812年之前,图尔库一直是芬兰大公国的首都,但俄国入主之后,认为图尔库离俄国太远,将首都迁到了赫尔辛基。瑞典与东印度公司合谋,欲夺下图尔库,作为帮瑞典全面收复芬兰的起点。
作为回报,瑞典今后将配合东印度公司对俄的军事行动。瑞典的科技与教育传统并不弱,但它的人口只有400万,跟英、法、俄、美这样的超过2000万的人口大国在人力资源上的差距是很明显的。
但是温莎军事集团在各地的战绩明显展示了先进军事科技的威力,海战基本上是上演单方面大屠杀,陆战则往往能够以一敌五,还可以采取进攻姿态,只要后勤没有问题,当温莎军事集团的军力超过一万之后,就能对敌方形成压制,美国、法国、奥地利等陆军强国都尝到了hd6+fn1855的销魂滋味。
唯一有过胜绩的普鲁士也只不过借用了天时地利,其后整个德意志国家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没有取得像样的战果,证明了温莎帝国已经是战场霸主。在北欧战场上,因为气垫船和雪地摩托,瑞典的信心更是十足。
由于俄国无法抽调更多的援兵,人口仅170万的芬兰大公国几乎无法组织强有力的对抗军队,当瑞典军队动员时,世界人民都预料到了战果。
俄国人太惨了,现在相当于中国、印度、以色列、波兰、立陶宛、瑞典六国齐捋袖子打他们。普鲁士则被丹麦和奥地利牵制无法动弹,更对瑞典人的雪地交通工具相当忌惮,不敢妄动,拿破仑三世更是因为十万大军被意大利人三万人围困的教训而胆战心惊。
英国人就更不可能帮俄国人了,这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打仗啊,他们不帮东印度公司就算不错了,事实上也是,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开到哪里,英国商人的足迹就追随到哪里,英国政府没有任何理由阻止由东印度公司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虽然似乎现在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实力有点尾大不掉的感觉。
在波罗地海的战争如火如荼之时,温莎财团也忘不了显摆黑科技,当他们毫无悬念地夺下了芬兰故都图尔库之后,为了保障对芬兰战场的军事物资补给,全球第一艘破冰船闪亮登场了。
这艘破冰船被命名为“巨蟹号”,因为它是的作业状态是横着走的。普通的破冰船都是用船头开路,在冰层较薄的情况下,利用艇首破切冰层,当然,必须是大马力的推进装置配合;若是遇上较厚的冰层,就会采用重力破冰法,即在船尾压水舱注水使船首高抬,冲上冰层后再排空船尾压水舱,注满船首压水舱,依靠自身重量压碎冰面。
普通破冰船很容易想象它开出来的水道是比较狭窄的,在冰面上最大开辟的航路则是在28米到30米左右。而巨蟹号的侧面作业姿态就大大拓展了水道宽度,宽约20米,船长约74米,破冰角度(即穿首抬高的角度,在这里是船身一侧抬起的角度)约30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其破开0。6米的冰层,并开拓出宽约50米的冰面。这样的宽度足以让万吨级舰船畅通。
巨蟹号的成功有赖于巨大功率的引擎,在这方面,通用动力为它提供了采用甲醇燃料的蒸汽机,在功率高峰时可与燃料电池引擎同时作功,产生远胜于煤蒸汽机的马力。更有利的是甲醇熔点低,常可作为防冻剂使用,在北欧的环境中更是难能可贵。
能够通行万吨级轮船的图尔库港这么一来就完全解决了后勤问题,亲瑞典的芬兰人纷纷聚集在老东家的义旗之下,芬兰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亲瑞典,一派亲俄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并不是傻瓜,见势不妙,准备与温莎财团和谈。沙皇表示,俄国愿意放弃哈萨克斯坦、黑龙江流域、波兰、立陶宛、芬兰五个地区中的一个,任由唐宁选择。
唐宁这个时候对攻城略地已经没有兴趣,他召集了英国工党魁恩格斯、已经采用共和制的意大利第一任总统马志尼、以色列首相马克思、印度总督劳伦斯爵士、马来亚总督路透、大清帝国辅政大臣郭嵩涛、日本联邦委员桂小五郎组成“七人委员会”,由他们决定讨论如何回应俄国沙皇的和谈要求。
这里头除了马志尼想好好建设意大利这一亩三分地之外,所有成员都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对瓜分领土辽阔的俄国很热情,尤其是清、日两国,大清已经事实上掌握了哈萨克和伊尔库兹克,更别提什么黑龙江流域,所以最后的决议很具有侵略性,不仅哈萨克斯坦、黑龙江流域、波兰、立陶宛、芬兰五个地区全都要求俄国放弃,中日两国甚至要求俄方放弃伊尔库兹克以东大片领土,这相当于俄国原有领土的三分之一强。印度总督和马来亚总督则还要求俄国放弃哈萨克以南所有的中亚国家控制权。
亚历山大二世再怎么败家也是不敢签这样的协议的,只好在国际舆论上施展苦肉计,希望美国、法国、德意志邦国等国际势力同情俄国的遭遇。这个北方战斗民族自16世纪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领土扩张以来还从未遇到如此惨烈的挫败。
俄国人民更是义愤填膺,要求沙皇迁都到莫斯科,将与温莎军事集团死磕到底,正如当年对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