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临高风韵>第24章 临高城建往事
反而是限制的比较多,毕竟他们是要能够指导操作的东西。这一点怎么搞?”季润之调整了心态,首先发话。

“我觉得我们可以在总规控规文本里添加近期建设的篇章,把第一年要建设的内容做到修规深度。甚至可以先出这个部分的内容,然后在以此为已定项目,回过头去编总规。”祁峰搬出旧时空的经验。这类事情在旧时空很常见,总规修编还没开始,就已经有更详细的设计定下来要做,甚至是开始施工的。有时候甚至是因为市长们定下来要做某个重点项目工程,而反过来修编总规的。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恩,也只有这样才不会拖慢进度,效率也能尽可能的保证。”

“之后第二年的项目就可以按照总规的框架,每年出相应的修规和建筑、景观、市政文本。”祁峰不厌其烦的把想法拿出来说,他准备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季润之专业思维的彻底压榨。

“只要第一年这个体系运转顺畅,这些都不是问题。总规——控规——修规这个sān_jí体系压缩成两级,总规的内容就是预测人口规模、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界限、产业发展纲要、空间布局、军队驻防、居住、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商业、体育、教育、防灾、环保环卫、竖向、绿地、空间管制外加近期建设等,这个话题过去吧。村镇和社区规划你打算怎么搞?“季润之开始不耐烦了,迫切的想要进入新话题。

“我觉得吧,我们现在自己搞的村庄,其实都是文总的标准村模式,这个可以叫村,也完全可以叫做组团嘛。“

“确实,38户标准村,确实只是一个小组团或者叫自然村的规模。若干个标准村加上社区服务中心和配套的商业、卫生服务站,就是一个完整的行政村。若规模再大上一点,并加上一产三产等产业内容,主要人口变成城镇人口,那就是镇的级别了,比如现在的博铺和高雄。“

“恩,其实叫城还是镇区别不大,我们既然是以新城建设为主,那基本上除了未来的首都啥的,基本都是从镇开始慢慢变成市。这个的规划标准可以合在一起编写。”祁峰提出建议。

“恩,编写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话,目前这个是重点,”季润之理了理思路,“标准村或者社区这个级别的,我们自从d日后就编制了很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套标准规范。而城镇级别的还有所欠缺,满打满算总共也就博铺、百仞、东门、高雄、济州五个,其中真正从一开始走完完整流程的只有济州,百仞和东门市是在不断的拓展时零零散散修编的,高雄更是差点被玩儿脱。不过未来我们在城镇级别的规划会大大增加,急需有一套规范标准。”

“这些可全靠你了。”祁峰恭维了一下。

“客气了,我不在的时候你也够忙的。“季润之回了一句,”我觉得在规划对象上,县市级别的不会很多,更多的还是集镇——社区(村庄)两个级别。你觉得集镇和社区(村庄)的技术规范标准是合在一起还是分开编写?”

“自然是分开了,过去的公社只有作为村庄存在的才有相应的产业区,而且主要是一产;作为社区存在的则是不具备自己的产业区的,都是在集镇里上班打工。以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区会逐渐演变成单纯的居住功能,最多加上一些保障性设施,例如幼儿园、卫生站、社区超商等等。自然是不能合并一起的。”

“说实话我很怀疑我们以后会有多少单纯的村庄规划,搞不好都是集体农庄这样的企业了。”

“这个就得去问吴南海了,好了好了你又歪楼了。”

“恩,这样的话,我现在首先要编写的技术规范,就是总规-控规级别和修规级别的,那用地分类的话,倒是可以把城市和集镇的合并在一起了,村庄的恐怕得单独分出来?”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的集镇和旧时空的不同,更类似区的概念,比如杭州的西湖区、下城区什么的。不过村庄的用地分类标准,还得看土地政策,毕竟21世纪中国出台新的村庄用地分类标准是直接分成村庄建设用地(v类)、非村庄建设用地(n类)和非建设用地(e类)的。我们现在没有国有用地和私人、集体用地这样的区分,如果要单独分出村庄标准的话,恐怕得沿用旧版的村镇用地分类标准了。”说到这里,祁峰想起了让大家曾经无数次高潮的土地政策,或许该提请成立国土资源部?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24章 临高城建往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