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杨柳小学维修校舍,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只要给钱,有的是人,这就形成了良性竞争,搞事偷奸耍滑的就没有市场,人家不要你。
南槐瑾后来发现,在杨柳大队房子特别破败的除了那么户把两户天灾**造成的外,剩下的都是干活不肯下力的人。
南槐瑾通过观察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在杨柳大队,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不抽烟,不喝酒,多数都很懒散。他们这些人有闲了,冬天可以袖着双手在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晒太阳晒一天。中午不是一个饿的没有办法,也可以不吃了。夏天就在一个风大的大树下弄把躺椅歪一天。
而那些抽烟喝酒的,为了满足爱好,则抽出一切时间去捞外快。捉蜈蚣,挖黄姜,砍柴卖,养鸡鸭,放牛羊,喂牲猪等。有的有手艺,晚上或者其他时间给人家做家具,整房屋。打石磨,油家具。
前些年,冬季农闲时搞什么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相当于群众运动。做出了一些惠及后人的事情。更多的是长官意志的瞎折腾。南槐瑾到杨柳大队去的时候,这些活动就几乎停止了。
南槐瑾起了床,拉开窗帘,见外面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似乎随时就向地下洒银粉的。
南槐瑾看地下的雪也还没有融化的意思。南槐瑾的耳畔隐隐约约听见昨天做事的工地有声音,难道这么早他们就开工了。
南槐瑾用热水擦了把脸,在脸上擦了点百雀羚。
南槐瑾把白炭火刨出还是燃的白炭,然后加上白炭,就把火盆端到走廊里。那里一是风大,二是即使白炭在燃烧过程***现爆炸也不要紧。搞好这些,南槐瑾就到坡上去,果然万虎菊已经来了,还有几个搅拌砂浆的小工和粉墙的泥瓦工都在干活了。
“南校长,早饭给你带来了。”南槐瑾听见钱会成的声音在自己身后响起,就转身。
“天天要你带早饭,多不好意思呀。”南槐瑾接过来时发现用包袱装的早餐和昨天的形状不一样。昨天是碗,带的是包面,今天的好像是盘子,南槐瑾解开包袱,果然是两个比较大的菜盘子互相扣在一起。南槐瑾揭开扣的盘子,一看。哇!是豆饼。
雎县豆饼据说也是雎县一绝。
雎县豆饼之所以好吃,值得称道,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原料好,是以百分之七十的优质大米——鸣凤米和百分之三十的绿豆为原料。鸣凤米是全国闻名的优质大米,曾经是清宫的贡米,营养好,口感好。二是摊豆饼用的燃料是雎县“林海”特有的干松毛、起火快,火候随心所欲,摊的豆饼不糊不焦颜色好。三是摊豆饼的绿豆浆有很强的韧性,嚼劲好!
农妇们摊豆饼也是一个技术活:首先把大米和绿豆淘洗干净,用石磨磨成浆,然后用尖底锅烧火摊饼,先用松毛把锅烧得起微烟,再用一块猪肉皮(最好是用腊肉皮)把锅光(音读第四声)得油光闪亮,旋即舀一勺子米浆到锅底,快速用一只大河蚌壳(俗称歪壳子)在锅里一旋,盖上锅盖,约半分钟后揭开锅盖,一张薄薄的、圆圆的、直径约25公分左右的豆饼就摊好了。摊好一张饼,完成几个动作,前后只需分把钟。特别是那个“圆”,那个“薄”哟,真是叫人惊叹,圆得像用圆规画的,薄得均匀,像一张纸,可以折叠而不断裂。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高超的技艺。每到腊月,摊豆饼便成了农村的一道风景。乐善好施的农妇们还将刚起锅的豆饼端给左邻右舍和孤寡老人去尝新,这样相互赠饼,增进友谊,形成一种传统食俗。
这豆饼摊好后,有时候就把它切成丝,晾晒在竹篙子上,几个冬日的阳光,就可以将豆饼晒干。这也就方便储存了。要吃的时候做法大致像煮面条一样煮了吃。或者用温热水将豆饼丝泡软,放入佐料炒了吃。现在南槐瑾吃的豆饼是把豆饼刚刚摊成薄饼后,将瘦肉等拌成的馅放在这薄饼中间,把圆的薄饼包成长方形的信封样形状,然后用小火慢慢将肉馅煎熟。这肉和佐料的香味就都浸进豆饼里。二者相辅相成,味道特别好。南槐瑾咬了一口,不由得叫了一声。-- by:dad856|65025|16701275 -->